诗悼德舆通判寺丞

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

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

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

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对友人德舆通判寺丞的深切悼念之作。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逝者生前交往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其离世的哀痛之情。

首联“扁舟访我海边村,笑语俄惊隔九原”,诗人回忆起友人曾驾着小船来访,两人在海边村落共度欢乐时光,然而欢声笑语间,友人却已离世,仿佛穿越了九泉之隔,令人感慨不已。

颔联“萧寺新题云有态,故乡清誉玉无痕”,描述了友人在寺庙中的新题留下的风采,以及其在故乡留下的清白声誉,如同玉石般纯洁无瑕,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美。

颈联“伤心姹女能传业,衔痛慈亲尚倚门”,提到友人的女儿继承了他的事业,让诗人感到欣慰,同时又因友人离世,让他的母亲仍需倚门等待,表达出对友人身后事的关切和对逝者家庭的同情。

尾联“纼绋情乖临穴送,一尊聊酹若敖魂”,写出了诗人无法亲自前往墓穴送别,只能通过一杯酒祭奠友人的亡灵,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和对离世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题藏春轩

何必金丹访洞宾,壶中日月自长春。

直疑帘幕遮藏得,未怕莺花漏泄频。

摩诘神通移不去,桃园风景画难真。

尊罍剩把笙歌拥,沉醉何妨垫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知府提举出守虢略

绣斧当年旧使星,却分符竹往专城。

流风远继三堂咏,扶路争看五马迎。

不独循良追汉吏,便应清切振家声。

都门祖帐人多羡,袅袅春风动旆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

细葛香罗罢赐衣,十年风雨暗蜗庐。

浴兰纫佩怜儿女,悬艾题符徇井闾。

地胜斗墟饶赋咏,日长莲幕少文书。

欲凭尺素传深意,千里慇勤附雁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赵璚夫

世间儿子总纷纷,属籍吾贤最不群。

天在山中须畜学,风行水上自成文。

操存有约要真见,记问夸多只謏闻。

我与东岩情分腆,临分书此勉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