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讲义不逊者

全人未可一偏论,盛德真堪百代尊。

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

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

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不能片面评价所有人,崇高的品德值得百世敬仰。
即使是房玄龄、魏征遇到这样的礼遇也会感到惭愧,荀况、程颐的学术却未被广泛认知。
我们当代正好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但他们的地位妨碍了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近的年轻人谈论理学时,往往只关注新知识,忽视了前辈的成就。

注释

全人:所有人。
一偏论:片面评价。
盛德:崇高的品德。
百代尊:百世敬仰。
房魏:房玄龄、魏征。
愧礼:感到惭愧的礼遇。
荀陈:荀况、程颐。
不知文:未被广泛认知。
我朝:我们当代。
二三老:几位德高望重的人。
八九分:大部分,大部分作用。
近日:最近。
后生:年轻人。
理学:理学思想。
闻百:新知识。
前闻:前辈的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陈杰所作的《恶讲义不逊者》,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比,表达了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评。首句“全人未可一偏论”强调评价人物应全面,不可片面;“盛德真堪百代尊”则赞美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应世代受尊敬。

接下来,“房魏其逢犹愧礼,荀陈之道不知文”借房玄龄、魏征与荀子、陈寿的事例,指出即使像房魏这样的贤臣,在礼节上仍有不足,而荀陈的学问可能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这暗示了当时的学者在追求道德和学术上存在缺陷。

“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暗指当朝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但他们的地位可能阻碍了年轻一代的成长和创新。“近日后生谈理学,直将闻百掩前闻”批评时下年轻人谈论理学时,过于崇尚新说,忽视了前人的经典知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镜,揭示了学术传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呼吁人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勇于创新,保持谦虚求实的态度。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云屋徐侍郎

回首前台谏,寒心事阽危。

著高棋败后,力尽厦颠时。

国论家无稿,民庸路有碑。

絮觞成阻绝,洒泪对倾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黄思梅

梦回残月堕觚棱,归棹沧浪自濯缨。

城郭重来嗟隔世,江山如画忆初盟。

当年阮瑀谁争长,千载相如凛若生。

空复满襟馀老泪,临风三叫为君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读史

口体乃累人,寒饿事亦细。

拥彗何为者,妨我雪中睡。

先生死非令尹辱,彼四百家无罪哭。

粟三钟,薪十束,天留先生雪楚狱。

形式: 古风

读邸报(其一)

战骨如山血未乾,补疮遮眼肉都剜。

向来手诏真哀痛,间者人言已治安。

夜访宰臣忧卧榻,昼延学士论危竿。

祖宗全盛犹如此,半壁江风面面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