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士应身三十二,一身三十二重非。
金刚正体是非外,鹊噪鸦鸣无了时。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金刚经书大士像赞》中的片段,主要赞颂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大士形象。"大士应身三十二"描绘了大士具有众多化身,象征其法力广大。"一身三十二重非"则强调这种化身并非实有实体,而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存在。
"金刚正体是非外"进一步指出金刚般若的本质,即超越对与错、是与非的二元对立,达到了真理的境地。"鹊噪鸦鸣无了时"以鸟鸣嘈杂比喻世间纷扰,而大士的智慧如同金刚般能令这些迷惑止息,达到宁静无尽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金刚大士智慧与慈悲的敬仰,以及对佛法无边、烦恼止息的哲学思考。
不详
记得黄梅与我时,忽然天气报君知。
逆行顺化无交涉,撒手毗卢顶上归。
枝头叶底不能藏,独脱无依未厮当。
一击浑身如粉碎,不堪收拾始馨香。
一片虚凝绝谓情,眼横鼻直强图形。
不如不觉全声色,骂得毗耶老净名。
南有天台北五台,分明记取莫疑猜。
话头打失不知处,乞我三文买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