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

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

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

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所作,名为《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张元干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文学造诣,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本句中,“壮志深忧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担忧,展现了他胸怀壮志、为国着想的情怀。“丹心笃爱君”则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热爱,这里的“丹心”指的是真挚不渝的心志。接下来的“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描绘了一种文人受到诽谤、忠言难以得到采纳的情景。“谤书兴众枉”意味着错误的批评像书籍一样流传开来,而“谏疏在奇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进谏能够被理解和记住,尽管这在当时可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下面的“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则转向自然景物的描写,“风咽梁溪水”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溪流在秋天萧瑟风中似乎有了哀伤之声,而“山悲湛岘云”则将山的悲凉与远处的云雾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忧虑的情绪。最后,“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通过描写鹤的舞动和不忍心听到的乐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以及对于那些华丽却虚伪的表演感到厌倦。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张元干深厚的爱国情怀、对君主的忠诚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一)

望表公师位,身兼将相权。

三朝更出入,一德奉周旋。

盍为苍生起,曾扶大厦颠。

何知老宾客,拥彗扫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五)

泪尽西州路,碑留岘首名。

买山缘荔子,为圃养黄精。

所至登临地,犹疑步履声。

堂堂真汉相,天忍閟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二)

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

不从三镇割,安得两宫迁。

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

英风成昨梦,遗恨落穷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少师相国李公(其三)

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

云梯攻正急,雨箭勇争先。

中夜飞雷炮,平明破火船。

如公真徇国,绘像冠凌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