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书屋

结庐傍湖住,雅兴复如何。

云物荡胸次,烟莎引兴多。

虚明开夜榻,沆瀣吸清波。

老去无尘事,时听孺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居住在湖边的书屋中,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美好画面。首句“结庐傍湖住”点明了居住环境,紧邻湖泊,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下来,“雅兴复如何”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暗示其生活充满了高雅的情趣。

“云物荡胸次,烟莎引兴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边的自然风光,云雾缭绕,草木葱郁,这一切都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和情感。这里的“胸次”既指内心的感受,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虚明开夜榻,沆瀣吸清波”则展现了诗人夜晚的生活场景。他打开夜间的卧榻,面对着清澈的湖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宁静的夜晚。这里通过“虚明”、“沆瀣”等词语,不仅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老去无尘事,时听孺子歌”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他时常听到孩子们的歌声,这歌声或许象征着生活的纯真与希望,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9)

顾应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一)

一径青林外,诸天翠蔼重。

石应听佛法,松不受秦封。

喜有宾朋共,更多童冠从。

独怜三箬老,高兴未能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二)

山转还宜寺,林幽不见人。

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

松岛凉生夏,花源杳入秦。

惭无买山价,吾欲与之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三)

塔影浮溪上,钟声出树间。

空庭双鸟下,落日一僧还。

泉响千山雪,岚飞两岸山。

何须到昏黑,绝顶已穷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答黄小峰(其一)

苍弁峰头屐,清苕溪上槎。

馀生只山水,吾性本烟霞。

适意风前枕,惊心梦里笳。

閒门无客到,绿草任教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