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屐齿遍庭深,时为拥鼻吟。
微风引竹籁,斜月转花阴。
静赏应难极,孤怀自不禁。
苍然小池上,烟露达青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春夕閒咏》,描绘了春天夜晚的闲适景象。首句“屐齿遍庭深”写出了诗人独自漫步庭院,足迹深深,足见其闲暇与宁静。次句“时为拥鼻吟”则展现出诗人沉浸于美景,不时低声吟哦,流露出内心的惬意。
“微风引竹籁”描绘了轻风吹过竹林,带来自然的声音,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和谐。而“斜月转花阴”则描绘了月光斜照,花影婆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静赏应难极”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欣赏,认为美景难以穷尽,流露出对大自然无尽的赞叹。最后一句“苍然小池上,烟露达青岑”聚焦到小池边,烟雾缭绕,露水滋润,直至青翠的山峰,画面深远,给人以悠远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静谧、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昔年行乐伴王孙,事尽清狂是后园。
一榻竹风横懒架,半轩花月到顽盆。
佳人暗引莺言语,芳草闲迷蝶梦魂。
今日凄凉旧春色,可堪烟雨近黄昏。
春潮上海门,归雁远行分。
千里倦行客,片帆还送君。
酒波欺碧草,歌叠袅晴云。
来岁东堂桂,聊酬一战勋。
桃花枝重肉红垂,萱草抽苗抹绿肥。
正语暖莺风细细,著双寒燕雨稀稀。
亭台物景兼飘絮,宅院时情渐夹衣。
指背挟肩行乐事,不甘离索向芳菲。
衡宇日萧寂,高舂犹掩扉。
春风似有旧,社燕亦重归。
览照老已具,开樽人向稀。
颓然此心曲,持底属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