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五)

初开两郡版图新,百礼都依故事陈。

只有东郊青鸟到,无人箫鼓赛芒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在开疆拓土后,礼仪制度逐渐恢复的景象。诗人通过“初开两郡版图新”这一句,展现了乌鲁木齐地区在地理上的开拓与变化。接着,“百礼都依故事陈”则表明随着地域的拓展,当地的礼仪习俗也逐渐恢复和重建,体现了文化传统的延续。

“只有东郊青鸟到”一句,可能暗喻着虽然礼仪逐渐恢复,但仍然缺少某些重要的元素或人物,比如“青鸟”可能象征着使者或特定的文化象征物,暗示了某些关键的仪式或人物尚未到位。这句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文化重建过程中的期待与遗憾。

最后一句“无人箫鼓赛芒神”,则直接点明了在恢复传统礼仪的过程中,似乎缺乏了应有的热闹与氛围,尤其是缺少了“箫鼓”这种传统音乐与舞蹈的元素,以及“赛芒神”的祭祀活动,这些是传统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的观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文化重建过程的描绘,既展示了地域开拓带来的变化,也反映了文化传承与复兴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缺憾,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184)

纪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字:晓岚
  • 籍贯:道号观弈道
  • 生卒年: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相关古诗词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六)

藁砧不拟赋刀环,岁岁携家出玉关。

海燕双栖春梦稳,何人重唱望夫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七)

戍楼四面列高峰,半扼荒途半扼冲。

惟有山南风雪后,许教移帐度残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八)

户籍题名五种分,虽然同住不同群。

就中多赖乡三老,雀鼠时时与解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九)

烽燧全消大漠清,弓刀闲挂只春耕。

瓜期五载如弹指,谁怯轮台万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