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仕宦不惬意,有家胡不归。
林栖乌反哺,梁语燕于飞。
鸥鹭忘之久,貂蝉贵者稀。
但存慈母健,日日舞斑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题黄文叔燕堂(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不满和怀念家乡的情感。
“仕宦不惬意,有家胡不归。”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说明他在官场的生活并不能让他的心灵得到满足,因此,他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这里的“仕宦”指的是做官的生活,“有家”则是指有自己的故土和亲人。
“林栖乌反哺,梁语燕于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树木间乌鸦归巢,屋梁上燕子在飞舞。通过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鸥鹭忘之久,貂蝉贵者稀。”这里的“鸥鹭”指的是水鸟,“貂蝉”则是古代珍贵的服饰材料。诗人的意思是在官场中长时间地感到孤独和 忧虑,因为真正可贵的人或事物如同珍贵的貂皮一样难寻。
最后两句“但存慈母健,日日舞斑衣。”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关爱。在他远离家乡、在仕宦生活中感到孤独和失落时,他唯一的安慰是母亲还健在。这里的“舞斑衣”可能指的是母亲每天为儿子祈愿平安而做的一种仪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远离家乡与思念亲情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
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
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
细听閒议论,不似我狂歌。
雁汊泊船去,岸头閒访僧。
故人留少驻,俗子见何曾。
佛屋擎天柱,心光续命灯。
任渠狂到死,吾老慢腾腾。
僧房矮占一窗幽,不见当年叠浪浮。
湖已为田知幻化,律更以教示精修。
白莲何日还同社,顽石无时不点头。
可惜能诗张孟辈,却无一字此间留。
茅苇连天昨已非,二年重到最堪悲。
芹宫尚有肩吾在,花县犹存子建知。
踯躅南飞三绕树,凄凉北望四愁诗。
东风若不均披拂,荐福仍然又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