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阁晓起

一榻重岚里,酣眠即道心。

涧幽琴响枕,云厚絮添衾。

不识夜长短,那知山古今。

来宵尘驿梦,何处更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山阁中醒来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首句“一榻重岚里,酣眠即道心”以“一榻”为起点,将读者带入一个被浓厚雾气环绕的山间小屋之中,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沉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即所谓的“道心”。接下来,“涧幽琴响枕,云厚絮添衾”两句,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涧、琴声与厚重的云层、棉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在自然中的心灵寄托。

“不识夜长短,那知山古今”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悠久,主人公在如此深邃的自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会到了山川的古老与永恒,这种超越世俗的体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来宵尘驿梦,何处更相寻”则以对未来的一丝忧虑和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幸福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生命的独特见解,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愿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泥涂叹

经旬滞愁霖,春泥苦融泄。

但积征途艰,那补漏天裂。

沈浊溃欲浮,流阴荡难闭。

顿令如坻平,投足起窊凸。

略激颡已过,甫涉髁先灭。

譬作瀚海行,中道势无辍。

谁能坐衣冠,或可养鱼鳖。

污下圣所悲,欲往气为结。

未免相经过,畴能避湔涅。

阖道胡云难,陇坂未嫌折。

尺寸有可持,遑复畏蹉跌。

纵有穆驭良,为功逊乘橇。

足土苟不离,都卢等跛蹩。

几吁方者舆,不为载重设。

人憾那得齐,劳生动胶辙。

仆御嗟何辜,先后百推曳。

将毋累微躯,心境两兀跪。

毕景不半程,用力亦云竭。

前途更淤洳,欲铲无巨铁。

所望阳光开,庶闻叹声绝。

形式: 古风

合肥城楼

筝笛声消极浦间,逍遥津水尚湾环。

英雄浪捲都无迹,城郭珠沈竟不还。

生惜文鸳名似锦,旧倾韦虎望如山。

登楼此日容清啸,词客淮南鬓已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定远

重冈百盘叠,势与遥山争。

淮云一片落,远见南谯城。

高楼矗三两,雉堞苍苍明。

冈转忽不见,渐闻鸡犬声。

驮铃间市喧,卸装孤馆清。

乌乌起画角,月上诗已成。

稍进馆人语,闲数来朝程。

饭冷酒力薄,凄苦中宵情。

平头促就枕,明发宜五更。

一笑遣之去,且当吟洛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红心驿

茅檐三尺五里长,牛马矢杂泥筑墙。

墙头时出野花朵,辛苦细趁行人香。

红尘欲暗日卓午,绿柳尚绾时青阳。

急须小憩饥尚可,不妨梦罢炊黄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