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其一)

万里阴云一战收,怪生和气袭兼裘。

昆山龙过初衔烛,旸谷乌飞不傍舟。

曝背爬搔疑挟纩,冻躯伛偻快伸钩。

老农扶杖閒相过,一味丰年说不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一场大战扫清万里阴云,奇异的是和煦之气如同穿着皮裘般温暖。
昆山的龙刚刚吞下点燃的蜡烛,朝阳之地的乌鸦也不再靠近船只飞翔。
晒太阳的人抓痒仿佛抱着棉絮,冻僵的身体弯腰驼背享受着钩子带来的舒展。
老农拄着拐杖悠闲地互相拜访,只谈论无尽的丰收话题。

注释

万里:形容范围广大。
阴云:比喻战争的阴霾。
和气:温暖和谐的气氛。
袭兼裘:像穿皮衣一样带来温暖。
昆山: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象征吉祥。
龙: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指日出。
衔烛:吞下点燃的蜡烛,形容日出照亮黑暗。
旸谷:神话中日出的地方。
乌:乌鸦。
傍舟:靠近船只。
曝背:晒太阳。
爬搔:抓痒。
疑挟纩:好像抱着棉絮。
冻躯:冻僵的身体。
伛偻:弯腰驼背。
伸钩:使用钩子舒展身体。
老农:年长的农夫。
扶杖:拄着拐杖。
閒相过:悠闲地互相拜访。
丰年:丰收的年景。
说不休:不停地说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雨后放晴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晴朗天气中的活动和感受。首句"万里阴云一战收"形象地写出雨过天晴的过程,仿佛战争结束,乌云散去,阳光洒满大地。"怪生和气袭兼裘"则表达了人们感受到的温暖春意,即使穿着厚实的衣服也感到舒适。

"昆山龙过初衔烛"运用神话传说,比喻太阳升起,光芒照亮大地,"旸谷乌飞不傍舟"进一步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明亮景象,连乌鸦都避开船只,不愿遮挡阳光。接下来的两句"曝背爬搔疑挟纩,冻躯伛偻快伸钩"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农民们在春暖中享受阳光、舒展筋骨的场景,既有生活的惬意,又有久旱逢甘霖的喜悦。

最后两句"老农扶杖閒相过,一味丰年说不休",通过老农手持拐杖悠闲走过,不断谈论丰收的话题,展现出人们对来年丰收的期待和满足,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恩之情。虞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喜悦,富有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祷辄得数语述怀

淫雨天公不肯晴,区区香火屡哀鸣。

两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忧责匪轻。

已幸早禾方露积,正怜秋稼与云平。

蓱号莫败西成好,捩手从来易覆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是夜三鼓后睡起月色满庭

幽人睡起已三更,始信今宵不浪晴。

天宇元来如许净,月华别是一般明。

风前雁断应无信,露下蛩吟岂不平。

无赖姮娥肯留照,疾驱蟾魄度前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大阅呈郡僚

横槊何人解赋诗,东方千骑出郊时。

天高霁色旌旗上,地迥秋声鼓角悲。

漫授一编黄石老,相从千载赤松期。

据鞍矍铄非吾事,惭愧江湖把一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怀(其一)

登楼何处不陈诗,况是秋高木落时。

极目但随归雁远,老怀犹作故乡悲。

毋宁觞咏须前辈,有底功名亦后期。

试问沈郎那得瘦,此心元不慕州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