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
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
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
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宁静生活的情景。开篇“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避免和对更为深远自然环境的向往。"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则生动地描绘了山中春夜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融合。
"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是悠然自得的。他不仅自己享受着山中的清泉美酒,还有时教诲山中偶遇的孩童,这种生活状态显得既超脱世俗又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最后,"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则是诗人自比为云间飞鹤,表达出他已经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纯净。这也暗示了诗人通过山居生活实现了对心灵的洗涤和升华。整首诗流露出淡泊明志、隐逸自适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感和超世脱俗的人生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
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山。
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
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
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
荷竿寻水钓,背局上岩棋。
祭庙人来说,中原正乱离。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曾陈章疏忤昭皇,扑落西南事可伤。
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
生前卖卜居三蜀,死后驰名遍大唐。
谁是后来脩史者,言君力死正颓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