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滩沙叠叠是潮痕,古木苍然叫断猿。
此老不干天子贵,故人方讶布衣尊。
雨甜春水鱼龙动,风暖寒林鸟雀喧。
我恰扁舟台下过,桐花香处月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诗的开头,“滩沙叠叠是潮痕”、“古木苍然叫断猿”,通过对河岸上层层堆积的沙石和远处传来的古木间猿啼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野性的环境氛围。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愿涉足仕途,而是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此老不干天子贵,故人方讶布衣尊”,这里的“此老”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他不追求皇权带来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清贫而自在的生活。外界的人们对于这种选择持有疑惑和不解,但诗中透露出的尊重之情,显示出对隐逸生活方式的认可。
“雨甜春水鱼龙动,风暖寒林鸟雀喧”,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春天的雨水使得河流中的鱼儿活跃,而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连冬日里冷清的树木间都传来了温暖的气息,以及鸟鸣声,表现了诗人对四季更迭和生命力的感悟。
“我恰扁舟台下过,桐花香处月黄昏”,在这两句中,诗人的视角转到了自己的行动上。他驾着简陋的船只,从水面上的平台下方驶过。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桐花的清香,以及那沉静而又温柔的黄昏时分。这里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和与自由状态的外在体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美好景致的深刻感悟。
不详
提刑辞宋国,奉使到燕都。
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
看羊居北海,化鹤返西湖。
楚客歌哀些,临棺奠酒壶。
敕使穿云破湿苔,水边坐石更行杯。
翩翩野鹤飞如舞,冉冉岩花笑不来。
乱木交柯盘圣井,数峰削玉并仙台。
平明绝顶穷幽讨,更上青城望一回。
羊角山高锁战尘,春风吹草绿孤城。
鹊巢逊与鸠夫妇,燕幕能容雁弟兄。
今古废兴棋一著,萍蓬聚散酒三行。
悲歌曲尽故人去,笛响长江月正明。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蘋红蓼雁家乡。
江云起处濛濛湿,山雨来时陈陈凉。
攲枕不禁肝肺热,汪然流涕惜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