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二)

吏隐宜春郡,溪山若画图。

纤鳞时自跃,幽鸟静相呼。

晓浪喷寒雨,晴岚锁绿芜。

渔樵本吾事,搔首重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官吏隐居在宜春郡,这里的山水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细小的鱼儿偶尔跳跃,幽静的鸟儿低声呼唤。
早晨的波浪喷洒着冷雨,晴朗的山岚笼罩着绿色的荒草。
打渔砍柴本就是我的生活,我却停下挠头,犹豫不决。

注释

吏:官吏。
隐:隐居。
宜春郡:地名,可能指宜春这个地方。
溪山:山川溪流。
纤鳞:细小的鱼。
跃:跳跃。
幽鸟:寂静的鸟。
相呼:互相呼唤。
晓浪:早晨的波浪。
喷:喷洒。
寒雨:冷雨。
晴岚:晴朗的山岚。
绿芜:绿色的荒草。
渔樵:打渔砍柴。
吾事:我的职业或生活。
搔首:挠头。
踟蹰:犹豫不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祖无择在宜春郡为官期间,享受着一种既符合官员职责又融入自然的隐逸生活。"吏隐"一词,表达了他将公务与山水之间的恬淡生活巧妙结合,既有公务之实,又有隐逸之趣。

首句"吏隐宜春郡"直接点题,表明诗人寓居于宜春郡,身份虽为官吏,却能在此地找到隐逸的意味。接下来的"溪山若画图",运用比喻,形容宜春郡的山水之美,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出诗人眼中的宜人景色。

"纤鳞时自跃,幽鸟静相呼"两句,通过细腻观察,描绘了溪流中鱼儿跳跃和山林间鸟儿鸣叫的宁静画面,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和谐与宁静。"晓浪喷寒雨,晴岚锁绿芜"则描绘了早晨的雾气和湿润的草地,以及晴朗天气下山岚缭绕的景象,动静结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渔樵本吾事,搔首重踟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渔夫樵夫般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沉思,他轻轻挠头,似乎在犹豫是否要真正投身其中,流露出对仕途与隐逸之间选择的微妙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宜春郡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一)

吏隐宜春郡,年丰狱讼稀。

馀粮委南亩,茂草满圜扉。

天意怜艰食,民心耻画衣。

万家行乐处,车马有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寺有四绝一曰灵岩予以赴官获此税鞅因赋拙句用志其行

常想灵踪得到难,因回征辔此盘桓。

松风逗磬僧斋冷,石水环堂客梦寒。

圣作自同尧典布,古碑犹是魏朝刊。

最怜山色当楼好,欲去重来一凭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和酬张兟秀才见寄

倾盖相知分不同,远凭邮置枉缄封。

题评祗益烦更品,刻画何曾补陋容。

綵服侍行君得意,朱轓假守我劳悰。

论文未遂西斋约,早晚重亲太华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自咏二首(其二)

形胜山前感物华,却乘清兴过僧家。

楼台消废无人问,今古传闻只自嗟。

云拥断崖埋石笋,泉冲凉雨落金沙。

凭君识得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