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包恢创作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山水佳境的画面。
“碧落宜游遂速奔,千奇万胜果中存。”这里的“碧落”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湖泊或溪流,“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与向往。诗人希望尽快到达那里,以便欣赏其中的无数奇观。
“天钟神秀双瑶室,地辟高深两玉门。”这一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山谷之美描绘得如同仙境。这里的“天钟”指的是山势如钟,自然而神圣,“瑶室”则是形容山洞的美丽与珍贵;“地辟高深两玉门”则将山谷比喻为由白玉制成的宏伟宫殿之门。
“下有绀寒流水径,上垂远古断山痕。”这一句通过对水和山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景物的美感。“绀寒流水”形容溪水清冷而深邃,“断山痕”则是说山势如同被斧凿开裂,形成了一道道自然的界限。
“独怜地近人何远,久共沿流探本根。”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表达。尽管距离并不远,但诗人似乎感到与这片美景之间存在着某种隔阂。他希望能够长时间地伴随溪水,一路探寻其源头,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究,更是对心灵归宿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