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其三)

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

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

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

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皋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思之深。诗人以“亦抱杞人念”开篇,既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又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其如苕水幽”一句,通过描绘苕水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归隐的氛围。

“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隐士手持玉杖,悠然自得地坐在白蘋洲上的画面,既有物质的简朴,又有精神的高洁。接下来,“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万物仿佛被秋雨洗涤,群山在阳光下显得错落有致,流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最后,“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则将视野扩大至广阔的太湖,表达了隐士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即使面对广阔的世界,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所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

避世亦何甚,空山一钓台。

幽人瑶瑟至,稚子石门开。

白发照秋水,青天落夜杯。

近云常五色,或恐汉麻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得子与离家消息

使者发湖千,千山摇岁寒。

渔樵心或负,烽燧鬓应残。

青雀凌风上,黄河落木看。

貂裘须早御,朔雪满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怀李伯章

故园栖隐处,何得尔为群。

握手先朝雨,论心到暮云。

江湖双鬓短,日月两秋分。

岂有同心者,令予不念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简陈使君

父老书频至,疮痍叹未醒。

长怀闽日白,难照楚山青。

野兕稍离室,河鱼更入庭。

怨歌满天地,不遣仗君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