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园栖隐处,何得尔为群。
握手先朝雨,论心到暮云。
江湖双鬓短,日月两秋分。
岂有同心者,令予不念君。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怀李伯章》,通过“故园栖隐处”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何得尔为群”一句,似乎在感叹世事的纷扰,与自己内心的清净形成对比。
“握手先朝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朝雨初歇,两人相握,情感深厚。而“论心到暮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交流的深度,直到夕阳西下,两人心意相通,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们二人,展现了深厚友谊的持久与纯粹。
“江湖双鬓短,日月两秋分”两句,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将人生的短暂与岁月的流转生动地展现出来。江湖双鬓短,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日月两秋分,则以季节更替象征时间的推移,表达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最后,“岂有同心者,令予不念君”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即使在江湖漂泊,心中仍挂念着那个能够与之心灵相通的朋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父老书频至,疮痍叹未醒。
长怀闽日白,难照楚山青。
野兕稍离室,河鱼更入庭。
怨歌满天地,不遣仗君听。
春色何堪问,开尊是别筵。
中原送二子,北斗散高天。
蓟日愁难缓,吴歌泪与传。
千山分马首,那忍遂扬鞭。
使者春何往,吾徒日转孤。
屡书心尽折,一字眼堪枯。
未测皇天意,其如壮士图。
自知寒色甚,不敢怨明珠。
寄尔金山赋,登天莫自歌。
恐惊明月去,其柰白云何。
夜棹鲸波急,秋衣蜃气多。
凭谁慰摇落,满目是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