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毡拍板,无孔笛。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
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为韩愈所绘大颠图所作的赞语,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画面中的形象和意境。"毡拍板,无孔笛"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暗示大颠和尚的形象独特,不拘常规,就像没有孔的笛子,无法用寻常方式吹奏出音符。"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则形容大颠的话语深邃有力,仿佛能震动人心,如同空中的雷声。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描绘大颠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的智慧和从容,即使在关键时刻也不急于表达,而是适时转身离去。"随他声色非声色"进一步强调大颠超脱世俗的境界,他的言行超越了常人的感官体验,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最后两句"洞庭湖外千峰碧"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收尾,可能是对大颠内心世界的映射,也可能是对他超然地位的隐喻,暗示他的精神如洞庭湖外连绵的青山,深远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赞美了大颠和尚的智慧、超脱和深沉,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不期而会,不约而同。晴光烁烁,和气融融。
际遇两朝圣主,中兴徽庙禅丛。
良田天锡平如砥,坐对灵苗岁岁丰。
孤踪抹过海门东,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不知何处见圆通。
鍊实而食,择木而栖。灵灵自晦,物物难齐。
秋敛巢虚睡稳,梦破月印清溪。
入石入木知分数,古篆今篆攻岂难。
祇因雕巧失真体,不见全文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