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次仲赴巨山张舍人招赠之什

君无吟秋草,萤飞而露湿。

曼倩古豪英,羡门深抆拭。

五难背生路,九钥探金碧。

乌龙因师指,龟峰森郡戟。

张罗候凫影,过客纷如织。

子房河上翁,挥犀高宴席。

嘘呵枣如瓜,肉眼殊未识。

西母掬露醒,东王浆霞赤。

至哉高尚公,著书不靳惜。

髻珠曩许学,玉版援金笔。

仙阶三洗髓,短生几两屐。

岧峣法身像,褒博乌纱帻。

焚沃觊有遭,稽首悲涕泣。

妙诀付神水,悃诚如皎日。

升降摩顶踵,抽添而损益。

劳生息奔迫,颓龄飞鸟急。

希求九阳聚,何惮一千夕。

近期赤水中,先睹玄珠得。

形式: 古风

翻译

请你不要吟唱秋天的草,萤火虫飞舞,露水沾湿了翅膀。
曼倩是古代的豪杰,羡门深藏擦拭的秘密。
面对五种困难,他背负着探索未知的道路,寻找金色和碧绿的宝藏。
乌龙在他的导师指引下,龟峰之上,官府的旗帜林立。
设网等待野鸭的影子,过往的行人如同织布般密集。
子房如河边的老翁,手持犀角杯,高举盛宴。
吹气使枣子膨胀如瓜,普通人的眼睛无法识别。
西王母捧起露水清醒,东王的琼浆酒泛红。
高尚的公侯啊,他的著作毫不吝啬地流传。
他曾许诺学习,握着玉版,提着金笔。
在仙阶上修炼,洗髓三次,鞋子磨损几双。
他的法身像高耸,头戴宽大的乌纱帽。
焚烧的愿望期待着时机,他虔诚地磕头哭泣。
秘诀交付于神水,忠诚之心如皎洁的太阳。
修炼中上下移动,增减修为,不遗余力。
忙碌一生,疲倦于奔忙,垂暮之年如同飞鸟急切。
渴望聚集九阳之力,哪怕千夜等待也在所不惜。
最近在赤水中,他首先看到了神秘的黑珍珠。

注释

秋草:秋天的草,可能象征着岁月或哀愁。
萤飞:萤火虫飞舞,描绘夜晚的景象。
曼倩: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羡门:古代方士,常与神仙之事相关。
五难:五种难以克服的困难。
九钥:象征探索和发现的钥匙。
乌龙:神话中的神兽,此处可能指人。
子房:张良,古代名士。
髻珠:古人发髻上的装饰物,象征学问。
仙阶:修道者的修炼层次。
九阳:道教中的神秘力量。
赤水:神话中的河流,可能象征生命之源。
玄珠:神秘的黑色珍珠,可能象征智慧或秘密知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次韵李次仲赴巨山张舍人招赠之什》,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仙人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秋草”、“萤飞”、“露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仙道世界的隐秘与超脱。

诗人借用“曼倩”、“羡门”等传说中的仙人,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羡慕,同时也暗含自己渴望通过学习和探索达到类似境界的愿望。“五难”、“九钥”、“乌龙”等象征着艰难的修行之路和通往仙界的钥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子房河上翁”和“西母”、“东王”等神话人物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仙道主题,诗人期待能像张良那样在仙人指点下,享受高洁的宴席,甚至获得仙丹般的神奇力量。“焚沃觊有遭”表达了对仙缘的期待,而“稽首悲涕泣”则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仙途的虔诚。

最后,诗人强调了修炼仙术的决心,即使人生短暂,也要追求长生,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赤水中见到玄珠,实现仙道成真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叔易远别离三首(其三)

别情荼无苦,诀语若为道。

日近长安遥,山围烟浪绕。

星河通故都,冰雪迫凋槁。

回辕尚茫茫,延颈空矫矫。

卜归付乾策,此策何人抱。

形式: 古风

次韵陈叔易远别离三首(其二)

妇慧弗谙事,谓世无离索。

洋洋旧依蒲,逐逐难翳藿。

冲风递弱羽,烂漫何乡落。

忧端埒南山,那堪鲁酒薄。

人力末如何,天公良可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次韵陈叔易远别离三首(其一)

昼短宵未明,何朝妾觌君。

泪滴九霄雨,愁凝千古云。

凤藏丹霄晚,鸿遵沙碛远。

楼迥眼波穷,轴折离魂断。

安得葛陂龙,肉骨丹九转。

形式: 古风

次韵范子仪东山之什

东隅岭峤纡层出,浓翠春妆日夕佳。

僧老林丘党猿鹿,地灵山泽产龙蛇。

井泉移得天台脉,洞壑时开阆苑花。

可笑篮舆趁斜日,白云回首梵王家。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