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閒步

扶杖经荒垄,嗟彼泉下魄。

不辨贤与愚,未知何代客。穿中穴封狐,?次椔枯柏。

当年英杰气,俱付风策策。

是故孟尝悲,不能保窀穸。

尘世有荣名,于我亦何益。

万事总成虚,百年才一掷。

青鸟更悠悠,白云何自适。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郊原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扶杖经荒垄”,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穿越荒芜的坟墓区,踏上了这段孤独的旅程。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隐含着对逝去生命的缅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接着,“嗟彼泉下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埋葬在地下的灵魂的哀叹,他们已无法辨识生前的贤愚,也无法知晓自己是哪一代的过客。这种对未知和不可知的感慨,反映了人类对于死亡和历史的敬畏。

“穿中穴封狐,?次椔枯柏”描绘了荒冢中的景象,狐狸的洞穴穿过了坟墓,古老的柏树已经枯萎。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与历史遗迹并存,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当年英杰气,俱付风策策”则将目光投向历史,感叹那些曾经英姿勃发的人物,如今只剩下风声和策策声作为他们的纪念。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英雄事迹的最终消逝。

“是故孟尝悲,不能保窀穸”引用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的故事,他虽然权势显赫,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墓地不受侵犯。这进一步强调了权力和财富在面对时间面前的无力。

“尘世有荣名,于我亦何益”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荣誉的反思,认为这些在死后并无实际意义,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万事总成虚,百年才一掷”总结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万事皆如浮云,百年光阴转瞬即逝。

最后,“青鸟更悠悠,白云何自适”以青鸟和白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以及对生死、时间、荣誉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8)

李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寓述三首(其一)

隤阳忽如许,百岁将何依。

古人亦太虑,樗里卜王畿。

吾生但行法,既化即获归。

得失总不觉,精灵九阂飞。

石椁与裸葬,千古孰是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寓述三首(其二)

爱彼城南园,池亭蔼新绿。

芚木储凉飔,晏坐沈烦燠。

黄鸟不出林,和鸣废丝竹。

日有白鹭群,晨征暮来复。

止者居其常,知者明归宿。

翔云何所终,万里哀黄鹄。

形式: 古风

寓述三首(其三)

长林柘蒸雾,风月开我斋。

饥颜撷瑶草,抚已有深怀。

王风去已久,浇俗流无涯。

民萌既不悟,智者崇厉阶。

寒江湛碧水,秋海峨丹崖。不识猗玗子,聱?与世乖。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蚕妇吟

朝采桑,暮采桑,不梳不洗朝夜忙。

待得三眠成茧后,贫家丝入富家箱。

蚕痴为我作丝茧,妾痴为彼成衣裳。

将丝卖人不足悔,可怜丝贱桑叶贵。

君不见东邻花开任鸟啄,何不栽桑饱蚕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