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口号

绣车箫鼓动香街,铁锁龟城度晓开。

仙凤传香留蜀国,夜龙衔烛上蓬莱。

月如流水随天远,人似夭桃出洞来。

无限风光追不尽,只惊信马到瑶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装饰华丽的车辆和悠扬的箫鼓声在香气弥漫的街道上回荡,铁锁打开的龟城在拂晓时分开启。
凤凰传递着香气,仿佛留在了蜀国的土地上,夜晚的龙衔着蜡烛飞向仙境蓬莱。
月亮像流水般随着天际延伸,人们如同早春的桃花从洞中出来。
美景无数,令人追寻不绝,只惊讶于信马由缰,竟已来到了瑶台。

注释

绣车:装饰华丽的车辆。
箫鼓:吹奏乐器。
香街:香气弥漫的街道。
铁锁龟城:有铁锁的城门。
晓开:拂晓时分开启。
仙凤:象征吉祥的凤凰。
蜀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夜龙:神话中的龙。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月如流水:形容月亮像流水般明亮。
随天远:随着天际延伸。
人似夭桃:人如早春的桃花。
出洞来:从洞穴或隐秘处出来。
无限风光:无尽的美景。
追不尽:追寻不完。
信马:随意骑行的马。
瑶台: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比和意象手法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绣车箫鼓动香街,铁锁龟城度晓开。" 这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世界,其中“绣车”和“箫鼓”象征着仙界的华丽与和谐,“香街”则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铁锁龟城”形象独特,既有坚固之意,又有古老神秘之感;“度晓开”则透露出一丝晨曦初照的宁静与希望。

"仙凤传香留蜀国,夜龙衔烛上蓬莱。" 这两句通过“仙凤”、“传香”、“夜龙”、“衔烛”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幻想世界。“留蜀国”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眷恋,“上蓬莱”则是仙界之旅,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

"月如流水随天远,人似夭桃出洞来。" 这两句以“月如流水”、“人似夭桃”等比喻,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随天远”表达了对自由和无限的向往,“出洞来”则象征着从凡俗走向超脱。

"无限风光追不尽,只惊信马到瑶台。" 最后两句以“无限风光”、“追不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穷追求和赞叹,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超脱现实、达到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艺术氛围。

收录诗词(1)

张正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仙观

苍崖如壁立,神仙好岩居。

杖藜往佳招,还与胜境俱。

寻幽憩真馆,访古得遗书。

傍有千寻木,中藏蝉蜕躯。

终然跻绝顶,眼界聊一舒。

军峰散云雨,盱水带城隅。

始知众山小,端欲隘寰区。

达人等大观,笑彼形器拘。

天寒风景暮,归兴促篮舆。

幸兹及官闲,行色可徐徐。

前修傥可作,微禄亦何须。

眷言还故山,著论拟潜夫。

形式: 古风

题太平兴国宫

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

开元圣主梦潜通,九天使者何灵异。

绛节霓旌射紫霄,风吹仙袂还飘飘。

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传闻时未遥。

眼前不见吴生笔,劫火俱焚馀败壁。

当时壮丽为一空,每对荆蓁频叹息。

谁人再造成奇功,巍巍宝殿尤瑰雄。

我来祈福不为己,喜见气象升平中。

形式: 古风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四)

过阙车声日几回,雪中前夜有轻雷。

西山一角寻常见,春至岩花已漫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无题二首(其一)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

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