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其一)

知足随缘处处安,一身温饱不为难。

禅房窄小才容榻,此外从他世界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懂得满足,顺应自然就能处处安心。
只要自己衣食无忧,生活就不算艰难。

注释

知足:满足于已有的,不贪婪。
随缘:顺应命运,不强求。
处处安:无论何处都能感到安定。
一身温饱: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不为难:不会觉得困难。
禅房:修行者的居所,通常简朴。
窄小:空间狭小。
才容榻:仅仅能放下一张床。
此外:除此之外。
从他世界宽:对于外界的广阔无需在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心境。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知足随缘处处安”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核心思想,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为世俗纷争所扰。这是对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

接着,“一身温饱不为难”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表明只要个人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就已经是幸福的。这里的“不为难”,既可以理解为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也可以解读为精神层面上的平淡。

“禅房窄小才容榻”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虽然空间狭小,但已经足够安置自己的身心。在这里,“禅房”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而“才容榻”则强调了这种环境下的自在与满足。

最后,“此外从他世界宽”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除了自己所处的小小空间之外,对于其他广阔的世界保持一种宽容和接受的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境界的追求,也反映出一种包容并接纳外在世界的胸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哲学,是一篇蕴含深意的生活感悟之作。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其三)

城楼传晚鼓,稍稍讼庭稀。

起拂衣中土,还骑款段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其二)

咫尺东园乐,无如簿领何。

春风连夜恶,闻道落花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其一)

车马东城路,芬芳数里尘。

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夷齐

夷齐双骨已成尘,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可怜今古几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