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仲华百牛图

以栋梁成厦屋,万牛不足。

以耒耜命巾车,一牛有馀。

画师幻此沮洳泽,若牯㹀犊辈且百。

太平村落丰年秋,只欠耳边闻晚笛。

老身元是牧牛儿,凭谁写作刘凝之。

形式: 古风

翻译

用栋梁建造房屋,再多的牛也不够。
用农具命名装饰华丽的车,一头牛就绰绰有余。
画家虚构了沼泽地的景象,仿佛有数百头水牛和小牛。
在和平富饶的村庄,丰收的秋天,只缺少夜晚的笛声。
我本是放牛人,谁能像刘凝之那样写下这样的诗篇?

注释

栋梁:支撑房屋的大梁。
厦屋:高大的房屋。
万牛不足:即使有一万头牛也不够使用。
耒耜:古代农具,用于耕田。
巾车:装饰华丽的车子。
一牛有馀:一头牛就能满足。
幻此:虚构出这样的。
沮洳泽:沼泽地。
牯㹀犊:水牛和小牛。
太平村落:安宁的乡村。
丰年秋:丰收的秋季。
晚笛:夜晚的笛声。
老身:我这老朽之人。
牧牛儿:放牛的孩子。
刘凝之:东晋诗人,擅长田园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田园生活,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栋梁成厦屋”开篇,展示了一个富裕的农家景象,但紧接着“万牛不足”一句,却又表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心态。下文“画师幻此沮洳泽”则是对诗人理想生活的一种描绘,这里的“沮洳泽”指的是水泽丰饶之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太平村落丰年秋,只欠耳边闻晚笛。”这两句更深化了田园生活的意境。诗人希望在一个和平而富足的乡村中度过金色的秋天,只是还缺少那悠扬的晚间笛声,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

最后两句“我老身元是牧牛儿,凭谁写作刘凝之。”则是诗人自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文学上的追求。诗人通过提及“刘凝之”,可能是在强调自己虽然是一位牧牛的老者,但也有着自己的文学志向和才华。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与文学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吴仲远游淮送行诗卷

昔有大丈夫,万里事远游。

远游何所极,飘若孤云浮。

欧冶淬利剑,造父翼华辀。

东睇薄瀛岛,西顾羞昆丘。

长啸首阳巅,悲歌湘水流。

九疑叫虞帝,三川哀宗周。

世人不之识,问之将焉求。

曰有吊古意,聊以消幽忧。

之子方盛年,菽水亦易谋。

朅从浙河滨,言迈淮壖州。

儿女竞执掺,亲朋相谣讴。

鸿鹄眇四海,顾此焉足愁。

已矣勿复道,勖哉企前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孝猿图

攫果实饥嗛,三声泪沾裳。

尼居曾子侍,宁甘读此章。

不食痛所生,乃能善居丧。

林端有返哺,未敌乌衣郎。

面故可颜彪,臂岂徒李广。

泣血同高柴,托音异原壤。

谓当葬其母,山林纵之往。

勿复绊诸笼,充此儿女赏。

形式: 古风

题张长卿竹梅用苏黄各二句

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

是谁招此断肠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皓]韵

题来将军括苍送行诗卷

将军从元戎,六年守襄阳。

大小百馀战,裂衣裹金疮。

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

岁晚不得志,巡逻分穷乡。

穷乡民不多,诗书间耕桑。

古不识兵火,承平异边方。

一朝六鳌抃,罅隙疏堤防。

有盗黠如鼠,有吏贪如狼。

将军手拊摩,不忍斧斫伤。

一语对曲直,冷泉解沸汤。

去著来时袍,萧然无装囊。

但有送行诗,至今犹珍藏。

壮士困资格,逆旅悭赍粮。

况又颇抱病,新添满颐霜。

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

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

幸而一有之,时论纷臧仓。

恨不酾斗酒,与公歌慨慷。

将军未五十,意气摩穹苍。

春鸿定决起,天骥终高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