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编修维新闻喜韵(其二)

韦编同见伏羲来,鼎立春风画卦台。

杨叶巳穿三叶破,梅花还占百花魁。

凤皇池上文章伯,鸳鹭行中柱石材。

愧我无能惟渴睡,梨床鼻息殷如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次杨编修维新闻喜韵(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杨编修喜讯的喜悦之情。

首联“韦编同见伏羲来,鼎立春风画卦台”以“韦编”比喻书籍,暗含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伏羲来”则借用了传说中的创世神,象征着智慧与创造的力量。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在春风中,知识与文化如同伏羲一般,引领着人们走向智慧与创新的画面。

颔联“杨叶巳穿三叶破,梅花还占百花魁”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杨叶“三叶破”象征着成长与突破,梅花“占百花魁”则寓意着在众多事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赞美与祝贺。

颈联“凤皇池上文章伯,鸳鹭行中柱石材”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赞誉。将友人比作“凤皇”,不仅因其高贵,更因其才华横溢;同时,也把他比作“文章伯”,即文坛领袖,以及“柱石材”,即国家栋梁,体现了对友人在文学与政治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尾联“愧我无能惟渴睡,梨床鼻息殷如雷”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成就的羡慕与向往。通过这一联,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而生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成就的由衷赞美,也体现了他对知识、文化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宜兴好寄弋阳尹李端卿兼简诸公(其一)

吴中山水宜兴好,曾在京华得饱闻。

踪迹十年嗟未到,风烟一壑要平分。

笋镵茶焙铜官雨,荷盖兰舟洴浰云。

更问东坡田可赎,便教儿子早耕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宜兴好寄弋阳尹李端卿兼简诸公(其二)

故人宦辙各西东,欲到荆南恐未逢。

地主何须寻李尹,洞名原自属张公。

红灰酒美衣须当,紫竹箘肥诗自工。

有个墨翁应识我,谩凭把笔记行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梅坞草堂为陈鼎赋

先生懒逐世浮沈,高卧吴山万玉林。

醉赏风霜摇落景,静窥天地发生心。

影横疏箔诗先就,香扑晴窗帖漫临。

我欲放舟乘好兴,老逋仙迹拟同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书字卷后寄江西陈佥宪

岁事蹉跎巳过春,听风听雨坐兼旬。

迢迢云梦千馀里,惨惨风涛几处津。

张旭可能工字者,洪乔不是寄书人。

思君两鬓如霜草,何日京华更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