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年孟玒唐中丞

十载长安共明月,归来独钓沧洲雪。

君从何处驾梯航,鲸海龙山非故乡。

悲歌万点英雄泪,愁对西风洒白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挽同年孟玒唐中丞》是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通过“十载长安共明月,归来独钓沧洲雪”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京城长安与友人共度的十年时光,以及后来独自返回故乡,面对苍茫雪景的孤独情景。这种对比鲜明的画面,既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人生的离合与变迁。

“君从何处驾梯航,鲸海龙山非故乡”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友人身世的关切。这里“鲸海龙山”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而“非故乡”则强调了友人虽行遍天下,但内心深处仍怀有对真正归属之地的渴望。

“悲歌万点英雄泪,愁对西风洒白杨”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通过“悲歌”和“英雄泪”,展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英雄气概的颂扬。面对“西风”和“白杨”,诗人以自然景象映射出内心的愁绪,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棉行

槎牙古树海天涯,长与东风竞岁华。

翻见白头人易老,独留疏影傲烟霞。

昔年自幸栽培早,岁月几何今合抱。

仰看皮骨正苍苍,肯随樗栎同枯槁。

托身不入百花丛,屹立乾坤秋复冬。

雪里奇葩千万簇,春来云锦烧天红。

繁华尽付风尘外,惟有丹心长不改。

纷纷百卉竞销沉,姚黄魏紫今谁在。

飞絮漫天东复西,零落残红逐马蹄。

片片直随流水远,渔人争讶武陵溪。

君不见园陵多植冬青树,森森丛棘知何处。

又不见柏梁高架承露台,金茎露冷旋成灰。

何如深根著南土,长年饱历冰霜苦。

参天咫尺日月光,肯为人间作栋梁。

形式: 古风

卧游罗浮和卢方伯

曾拟罗浮访列仙,风烟缥缈石楼前。

林亭丹灶知何在,欲问当年葛稚川。

俯仰天吴如咫尺,万里乾坤悬几席。

黄龙洞口驾飞云,四百峰头生羽翼。

沧海瀰漫东复东,三更日出海波红。

枕书高望扶桑顶,咫尺天河有路通。

参差台殿曾游处,鹿鸣涧底闻人语。

捲帘飞瀑昼生寒,朱明草木多风雨。

谁是名山真主人,蓬莱阁上好寻真。

神游八极清风远,壶里同收天下春。

形式: 古风

谭山人过草堂有赠

乾坤尽是吾儒事,谁称磊落奇男子。

如君半字不浪谈,皮里春秋比青史。

古来天地本一家,孑身万里醉流霞。

目前管仲岂易得,海内谁为鲍叔牙。

下笔风涛从地起,凭陵草木从风靡。

曾期待诏金马门,汉廷久监嗟知己。

岁寒风雪到茅庐,手持痛哭万言书。

气吞河岳填胸臆,瓶粟虽空常晏如。

浮名笑付东流外,虫臂鼠肝同覆载。

高风千古重夷齐,王侯将相今何在。

世间多少临江麋,抵触偃卧终何为。

人生遇合会有时,何用攒眉强赋诗。

形式: 古风

岁晏行

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

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

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

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

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

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

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

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

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

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