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叔向题坐禅虾蟆

一从识得性分明,懒作春池鼓吹声。

闲把六根门锁断,白莲香散水风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刻体悟。

首句“一从识得性分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通过禅修,内心达到了一种清晰明了的状态,仿佛在心灵深处找到了自我认知的根源。这种“性分明”并非指外在世界的清晰,而是内心的清明与自知。

次句“懒作春池鼓吹声”,则以“懒”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春池之喻,既指自然界的春水池塘,也暗含了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平静。鼓吹声,象征着外界的热闹与纷扰,与诗人追求的内心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后两句“闲把六根门锁断,白莲香散水风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静谧与纯净。六根门,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诗人通过禅修,将这些感官的欲望与冲动“锁断”,达到心灵的清净无染。白莲香散,象征着内心的纯洁与高雅,如同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水风清,则是外部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如止水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禅修生活细腻入微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与追求的智慧与平和,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的向往。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赠医士郑干生歌

郭玉有言医者意,药赋汤歌尽馀事。

和缓卢扁古神医,岂有方书传后世。

内经素问足举隅,降而不能乃著书。

仲景世号医家祖,丹溪景岳又一途。

充栋汗牛争继起,千支百派乱纷如。

别有叔和称脉格,传与时人作矜式。

三指平将六脉分,只从关上问消息。

寸在寸口尺在肘,阿谁名义细分剖。

吾谓此事可无拘,诊切原居望闻后。

虚实热寒苟辨清,问症发药亦何咎。

我友榕江郑干生,万卷读破心眼明。

寸衷自备四时气,肯与流俗争浮名。

孟子论人重择术,矢函巫匠视何出。

不能良相当良医,济世不同同悯恤。

君不见纷纷市上多悬壶,疾苦何人等切肤。

知君久抱痌瘝志,聊为韵语代一呼。

形式: 古风

游九峰(其二)

双涧奔流战玉龙,浮屠云锁翠千重。

只将一疏传天下,大觉驴年识九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布袋赞

握藤枝,驮布袋。转脑回头,使些奉化。

逢人谩说觅文钱,乞儿乞儿,败缺了也。

形式:

天台三圣图赞

满地埃尘弗扫除,无端商校泼文书。

灼然拄杖能行令,不到丰干放过渠。

形式: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