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伤歌姬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注释

怆然:悲伤貌。
月终圆:一本作“月须圆”。
芳念:怀念佳人的念头。
浓华:浓香艳丽的花朵,此处喻指佳人。
委逝川:原指随川流而去。
此处喻指去世。
婉:一本作“宛”。
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
妒:一本作“葬”。
婵娟:姿态美好貌,借指美女、佳人。
王孙:贵族子孙,此处借指飞卿的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和友人伤歌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那些早已消逝的花朵与月亮的无限眷恋。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场景:月亮渐渐缺失,花朵也随之凋零,但诗人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他相信花会再次盛开,月亮也终将圆满。芳香的回忆仍然留在心中,而浓郁的花香则随着流水悄然消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这里诗人提到了一首艳丽的歌曲,它美妙而婉约地保留了下来;同时,九原(即边塞之地)的春天草色鲜明,呈现出一种柔和而又充满情感的景象。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最后两句诗人告诫那些富贵公子不要效仿那些多愁善感的旅人,因为自古以来,那些太过多情的人往往在年轻时就已受到了伤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留恋,以及对于那些早早承受生活磨难青年的同情。温庭筠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悼亡

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

红兰委露愁难尽,白马朝天望不归。

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友人盘石寺逢旧友

楚寺上方宿,满堂皆旧游。

月溪逢远客,烟浪有归舟。

江馆白蘋夜,水关红叶秋。

西风吹暮雨,汀草更堪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友人题壁

冲尚犹来出范围,肯将经世作风徽。

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

自欲一鸣惊鹤寝,不应孤愤学牛衣。

西州未有看棋暇,涧户何由得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太常杜少卿东都脩行里有嘉莲

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

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

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