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

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

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

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

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

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

形式: 古风

翻译

考虑到我性情放浪已久,不愿受到任何束缚。
每当来到潓泉之畔,心情与本性都能得到安宁和舒展。
草堂坐落在山的拐弯处,清澈的波澜滋润着台阶下的空地。
松树和竹子遮蔽着幽静的小路,清冽的泉水在坐处旁涌出。
修建池塘,规划菜园,引导水流灌溉应季的蔬菜。
又处于城郊之外,正是适合喜欢宁静之人居住的地方。
心中满足便是自得其乐,他人的喜好或许有所不同。
如果能在这里感到安然,我不会向往那代表权力的铜虎符。

注释

顾吾:考虑我自己。
漫浪:放荡不羁,自由散漫。
拘:约束。
潓泉:一个地名,代指清泉。
情性:性情,心情与本性。
山曲:山的转弯处。
澄澜:清澈的波浪。
阶除:台阶及其周边的空地。
松竹:松树和竹子,常用来形容清幽的环境。
阴:遮蔽,形成阴影。
幽径:僻静的小路。
清源:清澈的水源。
筑塘:建造池塘。
列圃畦:规划菜园,圃畦指菜地。
引流:引导水流。
郊郭外:城郊之外。
静者:喜欢安静的人。
惬心:心情舒畅,满意。
喜尚:喜好,偏好。
铜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作为信物的铜制虎形令牌,象征权力和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名为《游潓泉示泉上学者》。通过这短短二十八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顾吾漫浪久,不欲有所拘"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不愿意被世俗的规矩束缚。"每到潓泉上,情性可安舒"则描绘了诗人在潓泉之上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安适。

接下来的几句,"草堂在山曲,澄澜涵阶除。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筑塘列圃畦,引流灌时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最后两句"复在郊郭外,正堪静者居。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此中若可安,不服铜虎符。"表明诗人选择了远离尘世,在郊野之外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自由。他认为,只要内心得以释放,无需追求外界的荣誉与权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在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自由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登九疑第二峰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

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峦。

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登白云亭

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

穷高欲极远,始到白云亭。

长山绕井邑,登望宜新晴。

州渚曲湘水,萦回随郡城。

九疑千万峰,嵺嵺天外青。

烟云无远近,皆傍林岭生。

俯视松竹间,石水何幽清。

涵映满轩户,娟娟如镜明。

何人病惛浓,积醉且未醒。

与我一登临,为君安性情。

形式: 古风

登殊亭作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形式: 古风

詶裴云客

自厌久荒浪,于时无所任。

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

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

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