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

近来人事颇相乖,独坐何曾得好怀。

犬吠为连沽酒市,鸡鸣长傍读书斋。

门终待学张家塞,闼恐难当哙等排。

恶客就中多气岸,时时下马系堂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杜门》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闭门谢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首联“近来人事颇相乖,独坐何曾得好怀”,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外界的疏离感,表达了在当前的人际关系中感到不和谐,独自静坐时也难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颔联“犬吠为连沽酒市,鸡鸣长傍读书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犬吠与鸡鸣的日常景象,暗示诗人虽身处宁静之中,但内心却因外界的纷扰而难以平静。犬吠可能代表了外界的喧嚣,而鸡鸣则可能是对时间流逝的提醒,两者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冲突。

颈联“门终待学张家塞,闼恐难当哙等排”,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闭门谢客的态度。这里“张家塞”可能借用了典故,意指学习张良闭门不出,专心修身养性;“闼”指的是小门,“哙等排”则可能暗喻了那些可能闯入的世俗之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清净和平静的愿望。

尾联“恶客就中多气岸,时时下马系堂阶”,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对于某些来访者的态度。这里的“恶客”并非指真正的恶人,而是指那些不受欢迎的访客,他们自以为高傲,常常打扰诗人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于这些访客的反感,以及对于自己闭门谢客生活方式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时的内心挣扎与选择,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中秋(其一)

露下天街一气凉,月明不复被云妨。

正当金帝行秋令,疑是银河洗夜光。

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

席间醉客忙归去,独共三人尽此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秋(其二)

共对青天好举觞,从前三五是寻常。

一年佳节秋将半,万里清辉夜未央。

才向缺时舒窈窕,欲从盈后敛光芒。

姮娥曾得长生药,我欲停杯问此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乔舜臣韵(其一)

画图悬个老人星,一炷香烟祷处灵。

见说蟠桃将结子,不知槁木已忘形。

倚空山色青排闼,埽地槐阴绿满庭。

凡骨恨无轻举便,且求强健保残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乔舜臣韵(其二)

几年鬓发已垂星,岂是长生药不灵。

席上精神欢伯力,尘中面目偶人形。

来归徒讶荒陶径,学退还思过鲤庭。

郑重世情相爱甚,一杯酒劝望延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