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裴秀才松石障歌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

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

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

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

何年茜茜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

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

对之自有高世心,何事劳君上山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松树和岩石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高洁情怀。

"谁工此松唯拂墨,巧思丹青营不得。"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画家裴秀才技艺的赞赏,他将这棵松树比作是一幅精妙绝伦的山水画,似乎是天工所造,而非人力所能及。

"初写松梢风正生,此中势与真松争。"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裴秀才笔下的松树生机勃发,与现实中的松树相比,仿佛都有生命一样,显示出画家的高超技艺。

接下来的几句 "高柯细叶动飒飒,乍听幽飗如有声。左右双松更奇绝,龙鳞麈尾仍半折。" 描绘了松树的姿态和声音,以及左右两棵松树的奇特和优美,形象生动,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飒飒声响。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荆门石状凌玙璠,蹙成数片倚松根。" 这几句则转向描写季节的更迭和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春天即将过去,冷色凝聚不散,而山石却因岁月侵蚀而变形,与松树根部紧密相依。

接下来的 "何年茜茜苔黏迹,几夜潺潺水击痕。"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中生命的印记,苔藓在石上生长的痕迹,以及雨水不断冲刷留下的标记。

最后,诗人自述 "裴生诗家后来客,为我开图玩松石。对之自有高世心,何事劳君上山屐。"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画家的敬仰和自己的高洁情怀,以及不愿意打扰别人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访朱放山人

野人未相识,何处异乡隔。

昨逢云阳信,教向云阳觅。

空闻天上风,飘飖不可觌。

应非矍铄翁,或是沧浪客。

早晚从我游,共携春山策。

形式: 古风

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问遥山禅老

天与松子寿,独饮日月精。

复令颜子贤,胡为夭其生。

吾将寻河源,上天问天何不平。

我将诘仙老,大道无私谁强名。

仙老难逢天不近,世人何人解应尽。

明朝欲向翅头山,问取禅公此义还。

形式: 古风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示清道人并沈道士

新阳故楼上,眇眇伤遐眷。

违世情易忘,羁时得无倦。

春归华柳发,世故陵谷变。

扰扰陌上心,悠悠梦中见。

苍林有灵境,杳映遥可羡。

春日倚东峰,华泉落西甸。

钟声在空碧,幡影摇葱茜。

缅想山中人,神期如会面。

别离芳月积,岐路浮云遍。

正□入空门,仙君依苦县。

隳形舍簪绂,烹玉思精鍊。

事外宜我心,人间岂予恋。

身遗世自薄,道胜名必贱。

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