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霜露下,谷风转凄其。
以今四运周,感兹百卉腓。
披榛归北圃,墟里故依依。
桑竹馀朽株,台榭有遗基。
野老相与至,嘲谐谈昔时。
谈罢辄引觞,陶然无所思。
纷纭世中事,寒暑相盛衰。
此理苟不胜,役役徒尔为。
既以适吾愿,何能忽去兹。
不详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束发企名都,游宦及兹年。
遂陪登瀛侣,来上泛湖船。
水光曜残日,林影溢中天。
岩穴停桡见,楼台鼓枻看。
苍苍敛暝色,幂幂曳寒烟。
菰蒲有馀凄,鸥鹭相与閒。
窈窕趋回浦,荡漾媚遥川。
水宿怯宵清,篷卧爱月穿。
俯视潜夜鱼,仰睇冲晓鸢。
窘身愧浮霄,敛志惭跃渊。
何当谢冠冕,岁晏此盘旋。
晨风变淑景,春霞启阴期。
云根结翳翳,雨足散垂垂。
鄙人独言迈,去棹不得维。
路无行轮声,岸有荒楚滋。
暮抵秀城下,夜泊河水湄。
游鱼返深渚,啼鹃起重基。
客涂玩物理,宁不恋所思。
昨夜宿临平,今旦入钱塘。
明岑净朝气,回浦漾晨光。
隐隐吴岫出,遥遥越岸长。
棱棱见摛堞,戢戢睹攒墙。
堪叹游歌地,都非佳丽场。
楼台已阒寂,阛阓亦荒凉。
平生昧陈力,末暮忝为郎。
徒然感恩义,谁复听忠良?
晚投公馆宿,官烛何炜煌。
自怜无补报,饮愧绕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