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殇(其二)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

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

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

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誇。

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在地上捡拾星星,枝头却未见花朵。
孤独的老者悲伤不已,无子女的家庭充满忧郁。
哪比得过潜入水中的野鸭,或捡拾鸟巢的乌鸦。
新生的小鸟破壳即能飞翔,雏鸟轻盈地炫耀着它们的身姿。
美好的婴儿不再降生,对着万物徒然感叹悲哀。

注释

地上:地面。
空:空虚。
拾:捡拾。
星:星星。
枝上:树枝上。
花:花朵。
哀哀:悲伤的样子。
孤老:孤独的老人。
岂若:哪里比得上。
没水凫:潜入水中的野鸭。
拾巢鸦:捡拾鸟巢的乌鸦。
浪鷇:新生的小鸟。
破便飞:破壳后就能飞翔。
风雏:雏鸟。
袅相誇:轻盈地炫耀。
芳婴:美好的婴儿。
复生:再次出生。
向物:对着万物。
空悲嗟:徒然感叹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和深沉的哀伤情感。开篇"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自然界与人世间的荒凉与无生气。"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悲哀之情,是因为年迈且无后代。

接着"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两句,借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那些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生存的动物,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孤独与无依。"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誇"则是通过对鸟类行为的描写,表达出一种生命力与自由的渴望。

最后"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两句,是诗人面对已经逝去的美好时所发出的哀叹。这里的"芳婴"可能象征着逝去的青春或者失去的爱情,而"向物空悲嗟"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无法挽回之事物的无尽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生命现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孤独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多次使用"空"字,如"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以及"向物空悲嗟",都在强调一种无所依傍的凄凉情感。

孟郊作为唐代中期的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这首《杏殇(其二)》正是他作品中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杏殇(其三)

应是一线泪,入此春木心。

枝枝不成花,片片落剪金。

春寿何可长,霜哀亦已深。

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杏殇(其四)

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

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

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杏殇(其五)

踏地恐土痛,损彼芳树根。

此诚天不知,剪弃我子孙。

垂枝有千落,芳命无一存。

谁谓生人家,春色不入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杏殇(其六)

冽冽霜杀春,枝枝疑纤刀。

木心既零落,山窍空呼号。

班班落地英,点点如明膏。

始知天地间,万物皆不牢。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