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忽然间被任命管理一座城,执行六条法令,自怜自己从山谷中出来,多次升迁。
虽然驱车前行,感觉回家越来越近,但心中却担忧离开国家太远。
昨日经过新建的官邸,门前的棨戟(古代官吏出行仪仗)显得新鲜,常常觉得留恋简朴的生活。
江天每晚似乎都在传递消息,常常看见象征忠良的台星高挂在碧蓝的天空。

注释

忽忝:忽然得到(不意之中得到)。
专城:指担任一郡的长官。
六条:古代指治理地方的六项法规。
出谷:离开山谷,常用来比喻出仕或升迁。
屡迁乔:多次升迁,乔迁之喜。
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的仪仗,这里代指官邸。
风帆常觉恋箪瓢:借指对简朴生活的怀念,箪瓢是贫贱生活用品。
江天夜夜知消息:此处表达诗人对远方国家事务的挂念。
台星:古代认为三台星分别代表尚书、御史和侍郎,这里指朝廷忠良之臣。
碧霄:指高远的天空,也象征朝廷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途中思念家乡和朋友的情感。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真挚,但也流露出一丝无奈。

"忽忝专城奉六条",这里的“六条”可能是指某种命令或通知,诗人需要依照执行。"自怜出谷屡迁乔"则表现了诗人的不情愿和内心的哀伤,他不得不离开山谷,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

"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中的“捧日”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尽管车行在通往家的道路上,但他内心的忧虑却随着离家越远而增长。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中,“朱户”指的是带有红色装饰的大门,或许是官府之门,而“棨戟”则是古代的兵器,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风帆常觉恋箪瓢"表达了诗人对船行生活的依恋,箪和瓢都是古时旅行中的用具。

"江天夜夜知消息,长见台星在碧霄"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来获取信息。在夜晚,他仰望着星空中的“台星”,这或许是他与远方家乡和朋友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诗人在旅途中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向往。

收录诗词(37)

卢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 生卒年:818(戊戌年

相关古诗词

射策后作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风不鸣条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

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

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虚。

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

内明非有物,上善本无鱼。

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

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尽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