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后作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科举考试中我自愧没有才华,却还期望着春天能带来新的希望。
晴朗的天空下看着孤雁高飞入云,温暖的日子里看见醋鸡在酒边活动。
即便射箭时还在担忧目标太远,内心的忧虑只因怕杏花盛开的时节到来。
曲江的春水尚浅游客稀少,我整日赏山喝酒,独自一人醉后归来。

注释

射策:古代考试的一种方式,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愧不才:对自己才能不足感到惭愧。
青律:指春天的风,象征生机。
寒灰:比喻消沉、无望的境况。
侵云去:形容大雁高飞。
醯鸡:古人认为醋鸡在温暖的天气活动,这里是春天的象征。
杨叶远:意指目标遥远。
杏花开:杏花早春开放,此处暗示时间流逝。
曲江:地名,唐代长安的著名景点,常有文人墨客游玩。
春浅:春天刚开始,水位尚浅。
人游少:游客稀少。
尽日:整日,整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作品,名为《射策后作》。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和对文学创作自我期许与不足之感的诗句。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自谦态度,他在射箭(即古代的一种文武考试方式)和制定策论(一种科举考试形式)的场合中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却又不愿意停止,希望能够像青石般坚硬而经久不衰。

"晴怜断雁侵云去,暖见醯鸡傍酒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和温馨的人情交流。在晴朗的天气中,看着大雁消失在远方的云层之中,同时感受到温暖的阳光照耀,似乎有人送来了美味的醋鸡与酒,传递着生活中的小确幸。

"箭发尚忧杨叶远,愁生只恐杏花开。"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担忧。箭一般射出,象征时间迅速流逝;而杨树的叶子虽然还远,但杏花即将开放,这些自然景象让诗人感受到生长与凋零的轮回,不禁心生忧虑。

"曲江春浅人游少,尽日看山醉独回。"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午后,独自漫步于曲折的小河边,这里的人迹稀少,让他有机会沉浸在山川之美中,最终酩酊大醉,一个人悠然返回。这是一个关于孤独与自然美景共鸣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文学创作、时间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7)

卢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 生卒年:818(戊戌年

相关古诗词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风不鸣条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

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

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虚。

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

内明非有物,上善本无鱼。

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

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尽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题甘露寺

北固岩端寺,佳名自上台。

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

曙色烟中灭,潮声日下来。

一隅通雉堞,千仞耸楼台。

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福庭增气象,仙磬落昭回。

觉路花非染,流年景谩催。

隋宫凋绿草,晋室散黄埃。

西蜀波湍尽,东溟日月开。

如登最高处,应得见蓬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