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

岁度西风雨未晴,扁舟徐动暮潮平。

不知旅客情何似,夜半寒江听雁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舟夜》由清代诗人王庭所作,描绘了夜晚行舟于江河之上的景象与心境。

首句“岁度西风雨未晴”,开篇即以季节更替和风雨未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的艰难与不顺,暗示了行舟者所面临的环境挑战。这里的“岁度”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岁月的更迭,增加了诗境的深沉感。

次句“扁舟徐动暮潮平”,转而描写行舟缓缓前行的情景,傍晚时分潮水已退至平静的状态。这一句通过“徐动”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舟行的节奏与行者的耐心,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第三句“不知旅客情何似”,直接将视角转向行舟之人的心境,提出一个疑问,引人思考。这里的“旅客”不仅仅指的是外在的行者,也包含了内心深处的旅人,他们的情感状态如何?是孤独、期待还是疲惫?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想象。

最后一句“夜半寒江听雁声”,将画面推向高潮。夜半时分,寒风凛冽,江面上空回荡着大雁的哀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行舟者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大雁的南迁北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寓意着行舟者内心的漂泊与归宿的渴望。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邃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表象的深层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舟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舟于江河之上的生动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行舟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孤独、归宿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

王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妃墓上青草状类苔鲜色半殷红他处所无

血染罗衣恨未终,犹留芳冢泣寒风。

试看青草千年后,犹带啼痕一半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阿房故基感怀(其一)

禾黍高低陇亩荒,行人犹说旧阿房。

繁华一代同销歇,不见于今有未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阿房故基感怀(其二)

咸阳一炬不胜愁,寂寞荒基渭水流。

尽解骄淫看覆辙,不知何代又迷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晚坐鼓琴有怀叶子星期

鸿雁空秋影,离居一抚琴。

閒云归岫远,皓月出林深。

桂冷迟花气,城孤急杵音。

枫江萧瑟甚,之子独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