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清谁可群,委质在湘濆。
今日不同楚,无人更似君。
沧波沈夜魄,古庙聚寒云。
吊罢踟蹰处,渔歌忍独闻。
这首宋诗《吊屈原呈王内翰》是宋代僧人释文兆所作,表达了对屈原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他不幸遭遇的哀悼。首句“抱清谁可群”描绘了屈原坚守清高,难以找到志同道合者的孤独,暗示了他的孤寂与无奈。次句“委质在湘濆”则点出屈原流放湘江边的境遇,显示出他对理想的执着。
“今日不同楚”暗指屈原身处乱世,与楚国的腐败现实形成对比,强调他的悲剧命运。“无人更似君”进一步赞扬屈原的人格魅力,无人能及。接下来,“沧波沈夜魄”以深夜的江水沉没月影,象征屈原的精神被历史长河淹没,而“古庙聚寒云”则描绘出古庙的凄凉景象,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吊罢踟蹰处,渔歌忍独闻”,诗人吊唁完毕后,听到江上的渔歌,内心更加感伤,因为这歌声似乎在无意中加重了对屈原孤独命运的悲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屈原的追思,寄寓了对忠贞不渝人格的赞美和对时代黑暗的批判。
不详
闽(今福建)人(《湘山野录》卷中)。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四首
扁舟宿江上,脉脉兴何穷。
吴楚十年客,蒹葭一夜风。
东林秋信断,南越石房空。
向此都忘寐,君应与我同。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采,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事主惟公直,承恩赴历阳。
舟浮淮水远,路绕楚山长。
馆谒僧侵月,郊迎吏蹋霜。
下车难久滞,飞诏即徵黄。
相见又相别,无言感倍兴。
诸峰微下雪,一路独行僧。
午饭烟村磬,宵吟石屋灯。
他方人请住,又得继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