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禅僧(其二)

老树不知年,无言息树边。

着头多雀秽,遍体有蜗涎。

木叶寒时佩,花裀定后眠。

月中行客过,疑是野狐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老树”为载体,通过对其形态和环境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老树仿佛是一位沉默的禅僧,静静地伫立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言不语,却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宁静的力量。

“老树不知年,无言息树边。” 开篇即以“老树”作为主体,强调其岁月的悠长与沉默的特质,暗示了禅者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接着,“着头多雀秽,遍体有蜗涎”,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迹,进一步表现了老树的古老与沧桑,同时也隐喻了禅者生活中的简单与朴素。

“木叶寒时佩,花裀定后眠。” 这两句则将老树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木叶在寒冷时节如佩戴般紧贴其身,花裀(花被)在定后如同睡眠一般,生动地描绘了老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也象征着禅者与世界万物的融合与安详。

最后,“月中行客过,疑是野狐禅。” 月光下的行客误以为老树是修行的禅僧,这一细节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现实与超脱相连接,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通过老树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禅意美学。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郑吏部墓(其一)

荒坟不计年,过客泪潸然。

朽骨藏于此,吟魂何处边。

野狐啼暮雨,石马卧秋烟。

安得斯人起,重令大雅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过郑吏部墓(其二)

西郭冢累累,经过下马谁。

先生一抔土,词客百年悲。

藤护将崩石,苔封未断碑。

应知灵爽在,叹我不同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史使君(其一)

风流史使君,三载竹符分。

吏舍积青草,公庭生白云。

山城有弦诵,瘴海无妖氛。

父老关门送,不持钱一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赠史使君(其二)

一麾初出守,三十已专城。

露冕诸侯贵,攀辕百姓情。

俸贫难养鹤,庭静但闻莺。

试看长溪水,惟君能共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