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中和堂

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

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

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

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

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

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

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春日中和堂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开篇以“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风轻柔而持续的特点,仿佛它有着自己的生命与情感。接着,“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描绘了春天里林木繁花似锦的景象,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初始状态的思考,以及对世间万物平衡的感慨。“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认为人类往往试图强行干预自然,而实际上,天地之间自有其和谐之道。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描绘了阳光普照、鸟鸣和谐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则赋予春风以人的性格,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互动,春风仿佛在欢迎他,引领他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表明尽管诗人已非年轻,但面对春日美景,依然心潮澎湃,情感难以抑制。“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描述了诗人整理居所,迎接春天的到来,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表达了即使身体欠佳,诗人也愿意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寄托于过往的经历之中。

最后,“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生命无论长短,都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必过分执着于名声与地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僧荣妙胜斋

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

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

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

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

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

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

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

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

上人学智者,高谈信能承。

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

色相不足誇,是境方清澄。

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送师说兄弟西归

逍遥卧山馆,久已谢劳生。

春和不与较,安得驻君行。

昔会殊可乐,今归岂忘情。

所乐去如扫,有情纷若萦。

引领望河桥,双舟鲜且轻。

扬州看红药,雎边弄朱樱。

频羡君此游,梦寐过吴城。

谁知一感别,聊复乱吾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读郦生传

秦人被涂炭,郦生自清狂。

暴吏不得加,高怀信旁洋。

山东赤龙长,兴啸取功名。

冯轼下全齐,其身先就烹。

古人不轻死,何尝贵其生。

顾已有所造,二途皆一征。

有谁怜是翁,欲以身徇荣。

未卒杯酒乐,苍茫祸来婴。

所怀奄不救,焉如监门清。

乃知谬厝置,视世已皆轻。

死者良可叹,世俗方营营。

至仁吾所师,但欲穷山耕。

形式: 古风

观金沙花有感

夭艳迎人意欲迷,不言正是怨深时。

愁肠百端不堪续,惆怅年年开向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