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二)

庆流阅古无穷,相门又见生名世。

致君事业,全如忠献,经天纬地。

十二年间,挺身为国,勋庸知几。

便书之竹帛,铭之彝鼎,勤劳意、竟谁记。

一自平章庶政,觉人心、顿然兴起。

朝廷既正,乾坤交泰,华夷欢喜。

行定中原,锦衣归相,分茅□□。

看貂蝉绿鬓,中书上考,过三千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庆祝历史长河中的无数过往,显赫家族再次见到新生英才问世。
他致力于帝王的事业,如同忠臣献身,影响深远,如同经纬天地。
十二年的时间里,他竭力为国家付出,功绩难以计数。
他的事迹将被刻在竹简和史册上,铭记在青铜器皿,但辛勤努力又有谁知道呢。
自从掌管众多政务,民众的心志突然振奋。
朝廷风气端正,天地祥和,国内外都欢欣鼓舞。
他平定了中原,凯旋归来,担任宰相,荣耀无比。
看他满头黑发如貂蝉般秀丽,晋升中书令,超过三千年的岁月。

注释

庆流:庆祝历史长河。
阅:经历。
相门:显赫家族。
生名世:新生英才。
致君:致力于帝王。
忠献:忠诚奉献。
经天纬地:影响深远,如同经纬天地。
勋庸:功绩。
几:难以计数。
竹帛:竹简和史册。
彝鼎:青铜器皿。
勤劳意:辛勤努力。
竟谁记:又有谁知道。
平章:掌管。
庶政:众多政务。
人心:民众的心志。
顿然兴起:突然振奋。
朝廷既正:朝廷风气端正。
乾坤交泰:天地祥和。
华夷:国内外。
欢喜:欢欣鼓舞。
行定中原:平定中原。
锦衣归相:凯旋归来担任宰相。
分茅:担任宰相。
□□:此处缺失,可能指官职。
貂蝉:形容人的美貌。
中书上考:晋升中书令。
三千岁:形容时间长久。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诗人刘过的《水龙吟·其二》,是一篇描写古代忠臣事迹和赞美其功绩的作品。全词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勤劳和国家大义的高度评价。

首句“庆流阅古无穷”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无限赞赏的情怀。“相门又见生名世”则是说这些英烈的事迹传颂后世,门第相继,有着永恒的生命力。紧接着,“致君事业,全如忠献,经天纬地”强调了古代忠臣全心全意为君上所尽职守,像忠诚的典范一样,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

“十二年间,挺身为国,勋庸知几”具体指出了某位忠臣在十二年的时间里,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挺身而出,其忠心可鉴。接着,“便书之竹帛,铭之彝鼎,勤劳意、竟谁记”则是说这些忠诚勤劳的精神和事迹,被记录在竹简上刻于金属器物之中,但能真正理解其勤劳之意的人又有几何。

“一自平章庶政,觉人心、顿然兴起”表达了古代良好的政治清明后,人们心怀希望,精神为之一振。紧接着,“朝廷既正,乾坤交泰,华夷欢喜”则是说当朝廷政治清明,天地和谐,四方安宁时,中华与蛮夷都能共享欢乐。

“行定中原,锦衣归相,分茅□□”描述了在平定中原之后,英雄将士穿上锦衣荣归故里,他们或许还会继续分配土地,以实现农耕安居的美好愿景。最后,“看貂蝉绿鬓,中书上考,过三千岁”则是说即使时光流转,历史久远,但那些忠诚勤劳的事迹依旧被后人所铭记。

这首词作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古代忠臣形象的画卷,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和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一)寄陆放翁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三)寿王汝良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

春事能几许,密叶著青梅。

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

不惜春衣典尽,只怕春光归去,片片点苍苔。

能得几时好,追赏莫徘徊。雨飘红,风换翠,苦相催。

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

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醒后亦佳哉。

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