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自己八十八岁生日时所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思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老矣犹堪斗百篇,生初长记在亲前”,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虽已年迈但仍能挥毫泼墨,创作不辍。同时,也回忆起幼年时与亲人相伴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颔联“黄花又值三三月,白首今逾八八年”,诗人借景抒情,以三月盛开的黄花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暗含着时光荏苒、岁月如流的感慨。而“白首”二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年岁的增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古岫石林元壁立,新祠风木尚萧然”,诗人通过描绘古老的山岫、岩石和新建的祠堂中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尾联“劳君载酒能相饷,且为停杯一问天”,诗人邀请友人前来相聚,共饮美酒,享受片刻的欢愉。同时,诗人也借饮酒之际,向天发问,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