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

莫浪柴门出,只应古是师。

凤原希见贵,龙更是潜宜。

民物孤怀切,文章至性为。

悠悠千载后,此意有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柴门》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莫浪柴门出,只应古是师”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氛围。诗人以“莫浪柴门出”起笔,似乎在劝诫读者不要轻易走出简朴的门户,暗示着门内隐藏着某种深邃的智慧或精神境界。“只应古是师”,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智慧或精神的古老与深厚,仿佛古老的门户背后,蕴含着可以作为师法的宝贵经验。

接下来,“凤原希见贵,龙更是潜宜”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凤”和“龙”分别比作杰出的人才和潜在的优秀品质,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内在品质的重视。这里,“凤”和“龙”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色彩,也寓意着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表面的显赫,而在于其内在的卓越与潜力。

“民物孤怀切,文章至性为”这两句,转向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民众和万物都渴望被理解与关爱,这种深切的情感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同时,这里的“文章”可能不仅仅指文字作品,更广泛地涵盖了表达思想、情感的各种形式,强调了真挚性情对于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最后,“悠悠千载后,此意有人知”收尾,诗人展望了时间的长河,表达了对这份深意能够跨越时空,被后来者理解和传承的期待。这句话既是对前文主题的总结,也是对诗歌永恒价值的肯定,暗示了真正的智慧和情感是超越时代的,值得后人去探索和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柴门》诗通过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智慧、品德、情感以及时间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秋月

月到秋逾洁,青宵永夜清。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

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

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口号

静观皆一笑,随事见人情。

势利如江水,双潮日夜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古诗

贫贱遭丧乱,生涯苦百忧。

岂知古之人,先我已千秋。

陶公去彭泽,不贻折腰羞。

固穷赋乞食,冥报思相酬。

少陵抱长镵,黄精苦难求。

橡栗拾不足,生事难与谋。

一谓饥驱去,高风仍固留。

一谓饥愚人,至性仍寡俦。

人生有定分,夙夜企前修。

苟不堕流俗,卒岁聊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招隐

丧乱饱经过,痛定一思痛。

商山芝可采,首阳薇可供。

耻言寻赤松,志仍求有用。

空山为松柏,廊庙为梁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