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到秋逾洁,青宵永夜清。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
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
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
此诗描绘了秋夜之月的纯净与宁静之美。首句“月到秋逾洁”直接点明了秋月的特别之处,秋日的月色更加纯净,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青宵永夜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温柔地包裹。
“辉光澄万里,形影静三更”两句,通过“辉光”和“形影”的描绘,展现了月光普照下万里的广阔景象以及夜深人静时的寂静氛围,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而“乌鹊飞难定,蚊龙睡亦惊”则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乌鹊和蚊龙的反应,侧面烘托出月光的明亮与穿透力,同时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最后,“何当兵气靖,守内得文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乱平息,国家安定,人民得以享受文明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静观皆一笑,随事见人情。
势利如江水,双潮日夜生。
贫贱遭丧乱,生涯苦百忧。
岂知古之人,先我已千秋。
陶公去彭泽,不贻折腰羞。
固穷赋乞食,冥报思相酬。
少陵抱长镵,黄精苦难求。
橡栗拾不足,生事难与谋。
一谓饥驱去,高风仍固留。
一谓饥愚人,至性仍寡俦。
人生有定分,夙夜企前修。
苟不堕流俗,卒岁聊优游。
丧乱饱经过,痛定一思痛。
商山芝可采,首阳薇可供。
耻言寻赤松,志仍求有用。
空山为松柏,廊庙为梁栋。
古人不可作,斯人皆吾与。
苟非吴越殊,腑肺思相语。
俗子患无食,不患为硕鼠。
仪凤人所仰,竹实天所予。
硕鼠人所贱,苟得天所怒。
不遇怅然归,有怀聊一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