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长惟添懒,经旬止掩关。
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
对坐天将暮,同来客亦闲。
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人在林间用餐的宁静画面,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与悠闲。"年长惟添懒"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漠感受,而"经旬止掩关"则暗示了一种避世隐居的情怀。
"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中的“高人”通常指的是修道养生之人,“餐药”意味着他们通过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这两句描绘了这样一位追求超凡脱俗生活的人物,在林间用餐,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
"对坐天将暮,同来客亦闲"则是说在傍晚时分,与这位高人一同坐在这里的客人也感到非常悠闲。时间仿佛在这个宁静的空间中缓缓流逝,而参与其中的人们都沉浸于这种平和安宁之中。
最后两句"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回到这样一个地方,并且感受到了这里水质清冽,如同深山一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人物行为的心境渲染,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孤城易水头,不忘旧交游。
雪压围棋石,风吹饮酒楼。
路遥千万里,人别十三秋。
吟苦相思处,天寒水急流。
寂寥思隐者,孤烛坐秋霖。
梨栗猿喜熟,云山僧说深。
寄书应不到,结伴拟同寻。
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
心在潇湘归未期,卷中多是得名诗。
高台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鹭鸶。
省宿有时闻急雨,朝回尽日伴禅师。
旧文去岁曾将献,蒙与人来说始知。
闭户息机搔白首,中庭一树有清阴。
年年不改风尘趣,日日转多泉石心。
病起望山台上立,觉来听雨烛前吟。
庞公相识元和岁,眷分依依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