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其一)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评价绘画只看表面相似,如同儿童的眼光。
作诗若仅限于此,必定不是真正的诗人。
诗画本相通,都追求自然与清新的意境。
边鸾擅长画活灵活现的雀鸟,赵昌则能捕捉花朵的灵魂。
这两幅作品多了一份疏淡而精妙的均衡。
谁能说那一点红色,不蕴含着无尽的春意。

注释

论画:评价绘画。
以形似:只看表面相似。
见与儿童邻:如同儿童的眼光。
赋诗必此诗:作诗仅限于此。
定非知诗人:必定不是真正的诗人。
诗画本一律:诗画本质上相通。
天工:自然。
与清新:与清新的意境。
边鸾:画家名。
雀写生:画活灵活现的雀鸟。
赵昌:画家名。
花传神:捕捉花朵的灵魂。
何如:怎能比得上。
两幅:两幅作品。
疏淡含精匀:疏淡而精妙的均衡。
一点红:那一点红色。
解寄:蕴含。
无边春:无尽的春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之其一。诗中通过对画作的鉴赏,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见解。

"论画以形似" 开篇即点出了传统评价绘画的一种观念,即以是否形象逼真为标准。但是紧接着的"见与儿童邻"则表明这种简单的形似并非高水平艺术追求,甚至可能显得幼稚。接下来的"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则进一步指出,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模仿,那么这样的诗歌也只能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度和内涵。

"诗画本一律" 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于文学与绘画艺术同源的理解,即二者都应遵循自然之道,追求天然无为之美。"天工与清新"则强调了这种创作理念中的两个关键词汇:天工指的是自然而不做作的风格,而清新则是对艺术作品中那种生机勃勃、清爽脱俗感觉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点明了两个具体的艺术典范。边鸾和雀之能够生动地描绘生物,显示出高超的技艺,而赵昌则能以其画笔捕捉到花的精神内核,即便是静物也能展现生命力。

最后两句"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表达了对这两种艺术境界的赞美。这两幅画作在疏淡中蕴藏着精深的意境,而那一点点的红色却能承载起无尽的春意,展现出诗人对于艺术微妙之处的感悟和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两幅画作的鉴赏,更是作者对于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析枝二首(其二)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形式: 古风

和张耒高丽松扇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形式: 古风

故李诚之待制六丈挽词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栋姿。

天骥堕地走,万里端可期。

世无阿房宫,下建五丈旂。

又无穆天子,西征燕瑶池。

才大古难用,老死亦其宜。

丈夫恐不免,岂患莫己知。

公如松与骥,少小称伟奇。

俯仰自廊庙,笑谈无羌夷。

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

言虽不见省,坐折奸雄窥。

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

归来耆旧尽,零落存者谁。

比公嵇中散,龙性不可羁。

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词。

凄凉《五君咏》,沉痛《八哀诗》。

邪正久乃明,人今属公思。

九原不可作,千古有馀悲。

形式: 古风

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

脱帽风流馀长史,埋轮家世本留侯。

子河骏马方争出,昭义疲兵得少休。

定向秋山得佳句,故关黄叶满行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