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祀大礼鼓吹歌曲五首(其五)降仙台

升烟既罢,良夜未晓,天步下神丘。

锵锵鸣玉佩,炜炜照金莲,杳蔼云裘。

彩仗初转,回龙驭、旌旆悠悠。星影疏动与天流。

漏尽五更筹。大明升,东海头。

杲杲灵曜,倒影射旗旒。辇路具修。葱郁瑞光浮。

归来双阙看御楼。有仙鹤、衔书赦囚。

万方喜气,均祉福,播歌讴。

形式: 押[尤]韵

翻译

夜色中升起的轻烟散去后,长夜还未破晓,天神从神山降临。
清脆的玉佩声响起,华美的光彩照亮金色莲花,云雾缭绕的仙衣映现。
华丽的仪仗队开始转动,龙车缓缓行进,旗帜飘扬。星星的光影稀疏,随天际流动。
夜漏已尽,五更的更鼓敲响,东方的海平面上,大明升起。
明亮的光芒照耀,反射在旗杆上。皇家道路整饰一新,祥瑞之光照耀。
返回宫阙,观赏皇帝的楼阁。有仙鹤带来赦免囚犯的信息。
普天之下洋溢着喜悦,共享福祉,歌声遍传。

注释

升烟:夜色中升起的轻烟。
良夜:漫长的夜晚。
天步:天神的脚步。
神丘:神山。
锵锵:形容玉佩清脆的声音。
炜炜:形容光彩灿烂。
漏尽:夜漏已尽,指深夜。
大明:明亮的太阳。
灵曜:神圣的光辉。
辇路:皇家的道路。
仙鹤:象征吉祥的鸟。
万方:天下各地。
播歌讴:歌唱庆祝。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大祭祀场景的诗句,充满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氛。诗人通过对升香、夜晚天象、神秘佩玉和云裘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锵锵鸣玉佩,炜炜照金莲"中,玉佩的铿锵声和金莲的光芒交织,展现了一种皇家礼仪中的庄重与华丽。

"彩仗初转,回龙驭、旌旆悠悠"则描绘出一幅宏伟的仪仗队伍转动的情景,"星影疏动与天流"表达了夜晚星辰移动的静谧美感。"漏尽五更筹"透露出时间的推移和等待的紧迫。

"大明升,东海头。杲杲灵曜,倒影射旗旒"中,大明可能指的是太阳或是某种神圣的光芒,从东海升起,与灵曜相呼应,倒映在旗帜上,这些意象都显得非常壮观和庄严。

"辇路具修。葱郁瑞光浮"则描绘了一条准备就绪的道路和充满祥瑞气息的光芒。最后,"归来双阙看御楼。有仙鹤、衔书赦囚。万方喜气,均祉福,播歌讴"中,诗人描述了返回的场景,有仙鹤衔着赦免囚犯的书信,整个氛围充满了喜悦与祥瑞之气。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和时间感知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的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期待。虽然诗中使用了一些超自然的元素,但整体给人一种真实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慢

宴阙倚栏郊外,乍别芳姿,醉登长陌。

渐觉联绵离绪,淡薄秋色。

宝马频嘶,寒蝉晚、正伤行客。念少年踪迹。

风流声价,泪珠偷滴。

从前与、酒朋花侣,镇赏画楼瑶席。

今夜里、清风明月,水村山驿。

往事悠悠似梦,新愁苒苒如织。断肠望极。

重逢何处,暮云凝碧。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雨中花慢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

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

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

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

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青门怨

月痕烟景。远思孤影。旧梦云飞,离魂冰冷。

脉脉恨满东风。对孤鸿。翠珠尘冷香如雾。人何许。

心逐章台絮。夜深酒醒,烛暗独倚危楼。为谁愁。

形式: 词牌: 河传

青玉案

更憔悴、羞人见。

形式: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