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一)

昨夜唧蟟吞跛鳖,天明屙出一团铁。

平地翻身触险崖,擘破昆崙成八橛。

捻土为香供养伊,细问因由不肯说。

不肯说,太饶舌。

莫管他人屋上霜,自家扫取门前雪。

形式: 偈颂

翻译

昨夜一只蝉把瘸鳖吞下,天亮时拉出一团铁。
它在平地翻了个身撞上峭壁,撞裂了昆仑山成了八块。
用泥土捏成香供奉它,我细细询问原因它却不肯说。
不肯说,真是多嘴。
别管别人屋顶上的霜,先清扫自己门前的雪。

注释

唧蟟:蝉。
跛鳖:瘸鳖,比喻弱小或不堪一击的对象。
屙出:排泄。
一团铁:形容难以消化之物。
翻身:翻转身体。
险崖:陡峭的悬崖。
擘破:撞击得破裂。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大山,象征高大。
八橛:形容破碎不整的样子。
捻土为香:用泥土制作成香。
供养:供奉。
伊:指代蝉。
因由:原因。
太饶舌:过于多话。
屋上霜:比喻他人的麻烦或问题。
自家:自己的。
门前雪:自家门前的积雪,常用来比喻自家的问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奇特的比喻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寓言深刻。首句“昨夜唧蟟吞跛鳖”描绘了一幅昆虫吞噬大物的画面,象征着某种超越常规的力量或变化。接下来的“天明屙出一团铁”形象地展示了这个过程的结果,暗示着强大的力量释放出惊人能量。

“平地翻身触险崖,擘破昆崙成八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转变的戏剧性,将翻转的场景放大到天地间,甚至将昆仑山都分割开来,象征着颠覆性的变革。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打破常规、颠覆旧有的力量。

“捻土为香供养伊,细问因由不肯说”则揭示了对这种力量的敬畏与神秘感,试图理解却又不得其详。最后两句“不肯说,太饶舌。莫管他人屋上霜,自家扫取门前雪”表达了诗人对于无需过多探究他人之事,更应关注自身修行和清理眼前问题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自我净化的思想。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八)

迅瀑千寻,悬崖万仞。说法声高,验人机峻。

要扶法眼门风,花衲元非古锦。

堪笑高丽四九僧,面门搭了冬瓜印。

乳窦谤沉无香,是可忍孰不可忍。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六)

庾岭春归,溪梅早知。

雪破寒英,一点半点,月横疏影,三枝两枝。

未放高楼吹笛,且听茆舍吟诗。

十分潇洒,一段清奇。

将谓黄梅消息绝,暗香犹有好风吹。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

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形式: 偈颂 押[荠]韵

失题

天外黄云转黑沙,传闻塞漠起龙蛇。

折杨宕柳无边地,不独春城有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