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峰

昔游厌培塿,离地苦不高。

抱此十年志,乃与兹峰遭。

天风捲游袂,群峭争来朝。

地轴昔倾折,屹立支崇标。

一障东南山,不遣随海涛。

阴阳拆支脉,散衍如牛毛。

匡庐及天目,得一皆自豪。

开凿此最后,灵秘常中韬。

藏景达休彩,夜夜烛斗杓。

谁遣浮丘徒,挈袖来游遨。

锖气盗已尽,所剩粕与糟。

真宰一上诉,许与人气交。

兹峰独峻绝,一力当青霄。

太古积霞气,郁作青精苗。

世人不能采,采之寿松乔。

嗟嗟含生俦,杳火纷煎熬。

孤心入卑视,八表何寥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天都峰》。诗中描绘了天都峰的雄伟壮观,以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神秘的气息。

诗的开头“昔游厌培塿,离地苦不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所游历的小山丘感到厌倦,渴望攀登更高更壮丽的山峰。接着“抱此十年志,乃与兹峰遭”表明诗人怀揣着十年的志向,终于与天都峰相遇。接下来的几句“天风捲游袂,群峭争来朝。地轴昔倾折,屹立支崇标”描绘了天都峰在天风的吹拂下,群山争朝的壮观景象,以及它曾经的地轴倾折后,依然屹立不倒的坚韧形象。

“一障东南山,不遣随海涛”描述了天都峰作为东南山脉的屏障,阻挡了海浪的侵袭。“阴阳拆支脉,散衍如牛毛”则描绘了天都峰的山脉分支,如同牛毛般散布开来。“匡庐及天目,得一皆自豪”将天都峰与其他名山相比较,显示出它的独特与自豪。

“开凿此最后,灵秘常中韬”表示天都峰是最后被开发的名山,其中蕴含着神秘的力量。“藏景达休彩,夜夜烛斗杓”描绘了天都峰夜晚的美景,如同照亮北斗星的光芒。“谁遣浮丘徒,挈袖来游遨”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来到天都峰的游人的羡慕之情。

“锖气盗已尽,所剩粕与糟”暗示了天都峰的原始美已经被破坏,只剩下一些残存的糟粕。“真宰一上诉,许与人气交”表达了诗人希望天都峰能保持其原始的纯净,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愿望。“兹峰独峻绝,一力当青霄”再次强调了天都峰的高峻与独特。“太古积霞气,郁作青精苗”描绘了天都峰上古老的云雾,如同孕育出青色的精华。“世人不能采,采之寿松乔”表达了天都峰上的云雾无法被人类采集,却能为松树带来长寿的力量。

最后,“嗟嗟含生俦,杳火纷煎熬。孤心入卑视,八表何寥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感慨,以及对天都峰孤独而高远的赞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黄山松歌

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

有时松石不可辨,一理交化千年中。

丹砂琥珀共胎孕,亭亭上结朱霞封。

人言松相逊石相,即以松论何能穷。

沐日浴月晕苍翠,苔色散点周秦铜。

蕤绥上偃雨君盖,纠结下固虬灵宫。

鳞张鬣缩爪入肉,万劫避过雷火攻。

昔观图画讶未见,到眼更觉描无功。

悬崖嵌峒不知数,莘莘纵纵皆鬼工。

及至触手膏溢节,极瘦驳处春华同。

清泉洗根泻泱漭,瑶草分润生蒙茸。

翻嫌石相奇太过,相助为理论始公。

青牛伏龟不可得,几辈对此颜如童。

明当遍觅茯苓去,短锄碎斸千芙蓉。

形式: 古风

遇雨止云谷寺(其一)

晕日暗东岭,惨雾忽上蒸。

中途遂雷雨,寸步迷崚嶒。

电光得峰窍,万道金蛇腾。

侧身进虎队,彻骨寒生棱。

云根积阴曀,石发黏鬅鬙。

纵有亥竖足,欲展嗟何能。

同队匿咫尺,千唤不一膺。

屏翳稍却怒,渐放重峦层。

匿者乃四出,迎客来山僧。

扶曳逗灵刹,快得楼窗凭。

惊传适来处,已有悬崖崩。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遇雨止云谷寺(其二)

斋厨列蔬果,茗味更清绝。

老僧喜相告,幸未山水发。

往年梅雨多,岭径每漂没。

崖颠田数亩,冲入万丈窟。

间有槱苏人,焉能辨存殁。

闻言笑谢之,毋为诧咄咄。

如此名山中,岂受征夫骨。

不祷得神庇,我心滋臬虺。

衣薄深山寒,且与煨榾柮。

形式: 古风

铺海

海因云得名,云在海亦在。

云空海更空,转瞬已迁改。

甫看肤寸倏满天,幻境万万还千千。

须臾千万合为一,呼仙即仙佛即佛。

迷娄宝界三神山,标渺虚无现旋没。

返照一缕冲波开,彩翠细镂金银台。

初疑百万玉鲸斗,阑入一道长虹来。

玄玄默默坐相对,真宰茫茫竟何在。

轻风吹合复吹开,白衣苍狗须臾态。

我欲云门峰,化为并州刀。

持登天都最高顶,乱剪白云铺絮袍。

无声无响空中抛,被遍寒士无寒号。

英英苍苍出山骨,何用漫空作奇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