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给事还朝(其二)

才疑仙吏在人间,万里乘风复汉关。

三殿不缘春色满,五云争识岁星还。

朝阳更王清华气,金马依然供奉班。

未许陆沈如昔日,须君持论答天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周给事还朝》其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归朝的深情厚谊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才疑仙吏在人间,万里乘风复汉关”,以仙人般的超凡脱俗之感开篇,想象友人如同仙人一般,驾驭着长风,跨越万里的距离,回归朝廷,恢复了汉朝边疆的安定,寓意着友人的才华与贡献。

颔联“三殿不缘春色满,五云争识岁星还”,运用了象征手法,三殿代表朝廷的三大重要部门,春色满则意味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五云象征祥瑞,岁星则是古代占星术中预示吉祥的星体,此句表达了对友人归来能为国家带来祥瑞与繁荣的期待。

颈联“朝阳更王清华气,金马依然供奉班”,朝阳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清华气则指高雅的气质与学问,金马则暗指朝廷的高官,此联表达了对友人不仅才华横溢,且能继续在朝堂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期许。

尾联“未许陆沈如昔日,须君持论答天颜”,“陆沈”原意是指沉沦或埋没,此处比喻过去的不被重用或遭遇挫折,诗人希望友人此次归来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施展才华的机会,以智慧与言辞回应君主的期待,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的双重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朝的热烈欢迎与深切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劳少参提学蜀中

分藩吴越气雄哉,人自南宫出上台。

一抱连城明月满,还看三峡使星来。

锦江波动词场色,剑阁高临宪府开。

圣主贤臣今日事,王褒门下本奇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汪中丞台火救者独以剑出弹铗而歌和以相吊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一装。

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

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一)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

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

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二)

冰霜不厌北堂清,冠指神羊海上城。

恋阙未须将母疏,倚门元自望君情。

家传五字推承学,朝拥三台起令名。

骢马更便千里骏,还乡实切断机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