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一)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

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

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春天接受皇恩,离开皇宫,前往父母家中探望的温馨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游子对父母的深情以及家庭与国家之间的深厚联系。

首联“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开篇点题,游子在春天接受皇恩,走出皇宫,父母以华发映照着春日的光辉,既表现了游子的荣耀,也体现了父母的慈爱与期待。

颔联“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这里运用了典故,潘舆指的是古代帝王出行的车驾,而“莱綵”则是指孝顺父母的象征,游子虽不能像其他官员一样乘坐皇家马车,但可以穿着绣有莱綵的衣物,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颈联“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江鲤比喻游子,从天上来,象征着游子的归家之旅;台乌则象征着父母,长绕日南飞,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思念与期盼。

尾联“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婺女星是北斗七星之一,此处借指父母,表示父母在远方遥望游子;柱史星光则象征游子,接近太微星,寓意游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虽远,但情感却如星光般明亮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游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亲情之美。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二)

冰霜不厌北堂清,冠指神羊海上城。

恋阙未须将母疏,倚门元自望君情。

家传五字推承学,朝拥三台起令名。

骢马更便千里骏,还乡实切断机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阃使黔中

虎臣推毂满长安,吴越当朝阃外难。

君自雅歌称坐镇,人疑汉将不登坛。

江潮常借军声壮,海气遥临阵影寒。

滇水一珠堪照夜,谁怜薏苡竟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海宪蔡公开府

横海今时领外台,书生谩说请缨来。

霜威瘴疠三山尽,杀气波涛万里开。

揽辔本朝元楚望,谈兵当代一边才。

朝廷近有留中疏,柱史星光切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陆从事赴辽阳

御苑东风吹客过,共看芳草有离珂。

西山晴雪鸿边尽,北海春云马上多。

地险时窥玄菟郡,天骄夜遁白狼河。

知君幕下参高画,诸将何时议止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