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丞台火照闽方,客有千金剑一装。
赖是龙蛇先自起,忽然风雨为深藏。
逃形疑入延津水,厌影犹含北斗光。
报国片心还独在,逾看鳞甲动冰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汪中丞的人物,在面对危难时,以一把价值千金的宝剑自保,并最终借助这把剑的力量,避开了风雨的侵袭,隐匿于延津之水,与北斗星的光芒相互映照。诗中汪中丞的形象英勇而智慧,他不仅能够巧妙地逃脱危险,还保持着对国家的一片忠心,即使在隐居之时,其内心仍如同鱼鳞甲动,透露出冰霜般的坚定与冷峻。李攀龙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汪中丞的个人风采,也表达了对忠诚与勇敢精神的颂扬。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
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
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
冰霜不厌北堂清,冠指神羊海上城。
恋阙未须将母疏,倚门元自望君情。
家传五字推承学,朝拥三台起令名。
骢马更便千里骏,还乡实切断机声。
虎臣推毂满长安,吴越当朝阃外难。
君自雅歌称坐镇,人疑汉将不登坛。
江潮常借军声壮,海气遥临阵影寒。
滇水一珠堪照夜,谁怜薏苡竟同看。
横海今时领外台,书生谩说请缨来。
霜威瘴疠三山尽,杀气波涛万里开。
揽辔本朝元楚望,谈兵当代一边才。
朝廷近有留中疏,柱史星光切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