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河池李明府之任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

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

程馀行片月,公退入遥林。

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河池应如何治理,种柳还是弹琴?
在清平盛世应当有所作为,还要以诗书陪伴老去的时光。
公务之余,他独行月光下,步入远方的树林。
我想他询问百姓疾苦,这正符合单父(孔子弟子宓子贱)的仁政之心。

注释

河池:古代的一种池塘,也可指代地方或政务。
理:治理。
种柳:象征着宁静和民生。
弹琴:寓言式的休闲活动,代表文人雅趣。
自合:理应,应当。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化:教化,影响。
白首:老年。
程馀:行程之余。
片月:弯月,形容夜晚。
遥林:远处的树林,隐喻僻静之地。
询民瘼:询问民间疾苦。
方称:才真正符合。
单父心:指宓子贱,以其体恤百姓著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去职务,返回家乡的宁静生活。首句“河池安所理”,表明李明府归于一片平和之地,开始了他的退隐生活。“种柳与弹琴”则是他在隐居中享受清净生活的情景,通过种植柳树和弹奏琴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自合清时化”一句,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顺应与融入,他仿佛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紧接着,“仍资白首吟”则是他虽然年迈,但依旧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程馀行片月”表明李明府返回家乡的旅途并不长,可能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公退入遥林”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居生活,将自己隐藏在远离尘世的森林之中。

最后两句,“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诗人通过李明府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和理解,表达了他对这位归隐官员深厚的情感和认可,认为他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更是有着博大的胸怀和智慧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赞美了李明府的隐居生活,也表现了诗人对其品格和情操的高度评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高远境界。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送知全禅师南游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

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

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姚处士归亳州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

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

明王下徵诏,应就碧峰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姚合郎中任杭州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

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

候吏赍鱼印,迎船载旆旌。

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祖山人归山

独来朝市笑浮云,却忆烟霞出帝城。

不说金丹能点化,空教弟子学长生。

壶中泻酒看云影,洞里逢师下鹤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镌白日上升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